作者:小倩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力量從山而來嗎?
不,我的力量從上帝而來,
從那位創造天地與山巒的而來。
祂不會讓你滑跌,保護你的不會打盹。
不會在你生命上打盹﹗
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
上帝是你的保護者,在你的右邊保護你——
蔭庇你不被日頭灼傷,
護庇你不被月光灼傷,
上帝保護你脫離一切災害,
祂保護你的性命﹗
祂保護你出、你入,
祂保謢你,從今時直到永遠。」(註1)
「當我們一向世界說不,向神說是,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所有問題得到答案,煩惱盡都消失⋯⋯基督徒是特別蒙恩的一群人,不會遭遇意外,不會和配偶起爭執,不會被同事誤會,不會有小孩不乖⋯⋯你是不是這樣相信?假如你是,我要告訴你一個難以置信的好消息:你錯了。」(註2)
記得初信主時,真的相信:只要信神,一切都沒有問題,但現實卻不如我想像的那麼美好。當時我失學、情緒崩潰,差一點就棄世;當我懷疑信仰的真實性時,終於願意放手,讓神在我的人生作工,才發現自己走了段錯的路,以為按著自己的意思,情緒病便會好轉,如願找到一份好工。「祂不會讓你滑跌⋯⋯蔭庇你不被日頭灼傷,護庇你不被月光灼傷」,這一切,其實都是要完全依靠上主——「上帝保護你脫離一切災害」,包括可能不小心滑倒,或是被太陽曬至中暑。
可能我會懷疑,既然我唱著上行之詩,第一句就是:「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力量從山而來嗎?」,其實沒大問題啊,神連大山都可以挪移,為何詩的第一句寫「我要向山舉目」(舉目觀看)呢?
記得在跟導師一起讀聖經舊約的經文,裡面有寫山上的青草樹林,其實當中有許多拜祭異教的祭壇,有巴力、阿舍拉,不一而足,而那些不信神的子民「需要求助」時,就會上山找這些神明和他們的祭司、廟妓,又求助男女偶像,求得一張符咒,「可保家庭幸福」。
詩人冒著一個風險,就是不要被這些異教的神明入侵自己的思想。他多次使用「祂」或「上帝」反覆吟唱這首詩篇,去持守相信保護他的,不是從山巒的異教神明而來,而是從神而來。這首詩傳頌至今,也是許多基督徒喜愛的詩歌。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他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
保護以色列的必不打盹,也不睡覺。
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
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
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他要保護你的性命。
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
(詩一二一,《和合本修訂版》)
而且,詩人說了一句:神是不會打盹的。曾經有人譏諷:「你信的神能夠聽那麼多禱告,祂不會累的嗎?」但神真的不會累的,也不曾睡覺。當我曾經在情緒崩潰的時候,無時無刻都在禱告,即使是凌晨四時,失眠達到神志不清的狀態,祂總會說:「找弟兄姊妹幫手吧,你一個人獨力難支的。」
如果神會打盹,祂會告訴你去找人求助嗎?那些在山中的廟妓也需要睡覺,然而,當一班一起唱著上行之詩,作為旅伴的朝聖者,他們當會互相扶持,一起向著耶路撒冷朝聖,一起唱著這首上行之詩時,更相信神必然的同在與同行。
後記:寫這篇文章時,正值農曆七月,總會有人在唱讚美之泉的《平安的七月夜》,而我卻跌傷了左腳,除了換藥以外就不能外出,也不能洗澡。我的網友論寫了這樣一句:農曆七月會時運低,好好保重身體。我一笑置之。身邊總會有些不信神的朋友,推薦我去祭拜那些鬼神,但我說,神終究都會幫助我的。幫我敷藥的姑娘說,一個禮拜就會康復,所以我想,那些七月的傳說,我對他們說:信則有,不信則無。
(註1)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天路客的行囊:恆久專一的順服》,郭秀娟譯(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18),頁42。
(註2)畢德生:《天路客的行囊》,頁43。
(章題圖片來源)
—
小倩
80後,出身自靈恩派,成長於信義宗,現於一所五旬宗教會探索信仰,經常在教會聚會失蹤。愛讀舊約、愛守安息日,同時認為宗教的虔誠不在於表面行為。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