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有人寫字

The Writing People

Tag

吳耀鏜

耶穌的受難:路加福音廿三章

作者:喬爾.格林(Joel B. Green)
譯者:吳耀鏜

6883103-1
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 Bosch (1490), oil on panel

新約四福音都分別說到耶穌的生命如何被引導到他死在羅馬的十字架上。雖然這一事件的史實都得到基督教、猶太教和羅馬的文獻支持,但新約與基督教傳統更加關注詮釋耶穌的死,而非證明事件曾經發生過。

路加福音對耶穌的受難與死亡(統稱 Continue reading “耶穌的受難:路加福音廿三章”

聖經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積斯汀.沃克(Justin Walker)、雅各.懷特(Jacob L. Wright)
譯者:吳耀鏜

bible
(圖片來源:http://biblecollege.nationsforchrist.org/)

希伯來聖經(或舊約聖經)在當代社會佔據著一個獨特的位置。無論在電影、公共辯論、甚至政治演說中都各自以巧妙的方式間接提到這些古文本。在當代文化中引用到「聖經說」往往給人印象是:這些古文本的出現是無任何 Continue reading “聖經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言聽計從?聖靈啟示耶穌(約翰福音十六章)

作者:克萊格.基納(Craig S. Keener
譯者:吳耀鏜

Holy Spirit

耶穌曾經告訴門徒,聖靈會進一步闡明他的教誨──並不是對他們所認識的耶穌畫蛇添足(約壹四2-6),而是教導並解釋耶穌已經開始揭示的一切事(約十四26;另比較尼九20;詩一四三10;或箴言一23)。在約 Continue reading “如何言聽計從?聖靈啟示耶穌(約翰福音十六章)”

最危險的嬰兒:一個在牛棚出生的嬰兒如何推翻凱撒的殘暴力量

作者:萊特(N. T. Wright)
譯者:吳耀鏜

-i-b-the-age-of
The Age of Augustus, the Birth of Christ, Jean-Léon Gérôme (1824-1904)

直到耶穌誕生的時候,奧古斯都(Augustus, 63 BC–14 AD)已經是四分之一世紀的君王。萬王之王,他的統治從直布羅陀到耶路撒冷、從不列顛到黑海。他完成了二百年來無人做到的事:他為廣闊的羅馬世界帶來和平──以沈重代價 Continue reading “最危險的嬰兒:一個在牛棚出生的嬰兒如何推翻凱撒的殘暴力量”

從安息日到贖罪日的宇宙觀

作者:吳耀鏜

歷史:

亞述王賽納克尼布(Sennacherib, 705 – 681 BC)在他關於猶太人戰役的楔形文字書信中(公元前701年)提到,在猶大王希西家的安息日攻陷設防城拉吉。而在巴比倫王的歷代志中亦提到,於安息日攻佔耶路撒冷。而西底家於作王第十一年,耶路撒冷淪陷,那天四月初 Continue reading “從安息日到贖罪日的宇宙觀”

天堂不是我們的住處

作者:萊特(N. T. Wright)
譯者:吳耀鏜

ec1f6f0e910f97315fb50d93d1186e8f-d51ibug
(圖片來源:http://putago.deviantart.com/art/Dark-heaven-304865656)

前言:

對於人類死後將會發生何事,今日教會並沒有一致的看法。然而新約對這個問題非常清楚:一段經典的章節裡,保羅談及:「贖回我的肉體。」(羅馬書八23)。保羅在這裡的意思是毫無疑問的:神的兒子獲應許一種新型的肉體存在,贖回我們目前的肉體生命。而其 Continue reading “天堂不是我們的住處”

脫離帝國夢幻的群體:放逐生活下的盼望

作者:吳耀鏜

torah1

引言:

在舊約,我們看見代表以色列民的三個身份象徵符號:聖殿(Temple)、王權(Kingship)和約書:即律法書(Torah)。在列王時代,聖殿是以色列王朝敬拜生活的中心。聖殿由大衛籌劃、所羅門建造。聖殿的壯麗與王朝的昌盛緊緊連在一起。而約書,卻是以色列作為上帝子民 Continue reading “脫離帝國夢幻的群體:放逐生活下的盼望”

從安息日到復活節的時間觀

作者:吳耀鏜

Jewish calendar
猶太曆法與節期
St. Giovanni Baptistery
佛羅倫斯聖若望洗禮堂(St. Giovanni Baptistery),義大利最古老建築,在11世紀祝聖啟用。八稜柱設計象徵受洗後進入「第八天」,基督復活的新時代。

引言:

在教會歷史中,我們找到一種「雙重」的時間觀:首先以一週的節奏為準,走向安息日;其次是宗教節期(Feast Days),以創造為主題(例如:播種與守割),並記念上帝的歷史作為(例如:將臨期、聖誕節、四旬期、復活節等)。安息日和宗教節期兩者是互相扣連的,並從 Continue reading “從安息日到復活節的時間觀”

寡言的身體:普世教會下的修道改革運動

作者:吳耀鏜

monk -Rembrandt_Harmensz._van_Rijn_103
Rembrandt’s Son Titus in a Monk’s Habit, Rembrandt, 1660

歷史

查理曼(Charlemagne, 742-814)於768年以和平方式統一歐洲,將君王與教廷的普世權力統歸於一。他是虔誠的基督徒,他修訂了聖事禮典、推動聖詩禱文的革新與創作、又籌劃統一所有隱修院。可查理曼王朝卻是皇帝控制教會的時代,當時,隱修院被視為基督教國家的一個機 Continue reading “寡言的身體:普世教會下的修道改革運動”

Create a free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com.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