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2304_1.JPG

在今天的基督徒當中,存在一個普遍的假設:我們可以只作個「基督徒」,而永遠不用變成門徒。作門徒與否,竟然成了只是一種選擇。於是,教會裡充滿了「不作門徒的基督徒」,我們既無法活出像耶穌那樣的獨特生命,也無法使「萬民」跟隨主。這是對耶穌「大使命」的「大抗命」!今集節目中我要介紹的好書是三年前(2013年5月8日)去世的魏樂德(Dallas Willard)的中譯新著《大使命與大抗命──再思耶穌的門徒訓練》(The Great Omission: Reclaiming Jesus’s Essential Teachings on Discipleship)。英文原著出版於2006年。

魏樂德從小便愛纏著大人問「為什麼」,青年時期常帶著柏拉圖著作在家鄉下田耕作,他又醉心現象學研究,主要是研究德國哲學家現象學之父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 1859-1938)的思想。自三十歲起他便長期任教於南加州大學哲學系。他又對基督教靈修學鑽研甚深,是受歡迎的講員和作家,也深度參與信徒牧養工作。他的著作甚豐,中譯著作包括:《品格的革命》、《上帝的聲音》、《靈性操練真諦》、《天天聽見神》、《心靈的重塑》和《神聖的約定》。

《大使命與大抗命》一書分為四部分共二十章。第一部分是「耶穌的學徒」,分五章檢視五個重要觀念,包括:作門徒、為甚麼要作門徒?誰是你的老師?看起來像耶穌、進入國度的關鍵鑰匙。第二部分以六章內容探索「靈命塑造與品格發展」。繼而用四章來討論第三部分「關乎靈魂和思想的門徒訓練」。最後第四部分「與靈性生活有關的好書:視野與實踐」,借用五本重要著作去深度思考這課題。「臨別贈言」是「所以,你們要去……」,呼籲讀者要踐行作主門徒。

作者深信「大使命」(太28:18-20)是「靈性操練」的起點。一向溫和的他也要起來抗命,這是因為他發現現今許多教會都沒有先使人作主門徒,反倒是以先施洗使人加入教會為目標,他稱這種現象是「大抗命」(The Great Omission)。他批評教會忽略人們那「學習像耶穌」的渴望,也疏於教導人遵守主的教訓,這是雙重的抗命。本書除了第一章的辯證外,其餘所有章節都正面論述作門徒的意義,及實際地教導人如何作門徒。本書實質上是部門徒品格靈修學,內容既深刻又實際可行,只需稍加調整就能適合本土教會的門徒培育。在現今教會自行研發的門徒訓練、教會增長、社會參與都失效的當下,該是拿起耶穌「大使命」的門徒說明書,重新遵照指示的時候了。本書不容錯過!

逄週二與《時代論壇》網上電台同步發放。)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