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二○○五年,聞名的「蔭庇所」(L’Abri)慶祝他們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下的休莫茲村( Huemoz-sur-Ollon, Switzerland)創辦五十週年。這個以Chalet les Mélèzes山莊小屋為根據地的研究中心,是由著名福音派神學家薛華夫妻二人(Francis & Edith Schaeffer)一起創立,為要向知識分子在浩瀚宇宙智慧和人生真諦中指點方向和出路。《時代》雜誌稱許他為「知識分子的宣教士」。
對哲學和思潮產生強烈求人知慾
薛華全名是Francis August Schaeffer(1912-1984),一九一二年一月三十日出生於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德國人鎮(Germantown, Pennsylvania)。父親法蘭(Frank Schaeffer)原籍德國,在美國海軍服役時學會了電器及機械維修,退役後從事修護服務工作(caretaker),家境不算豐裕。母親碧茜(Bessie Williamson)則是英裔移民之後。為了討父母歡心,進入羅斯福初級中學時,薛華選擇了木工和技術繪圖為主修科目。高中則轉到鎮上高中就讀(Germantown High School )。高中畢業時(一九三○年六月),由於學業成績優異,他除獲德萊賽學院(Drexel Institute, Philadelphia)錄取修讀工程學外,更獲父母贈送全新福特A型汽車(Model A Ford)作為對他考上大學的獎勵。
高中時期,為了幫補家庭開銷,他常作課餘兼職,包括曾在運魚車上任幫工,又曾為一位白俄貴族補習英語。在為這位「過氣」伯爵語文補習過程中,因選用了一些有關希臘哲學的書籍為學習課本,薛華開始對哲學和思潮產生了極大的求知慾。這時期,薛華開始認真尋找信仰,因閱讀聖經創世記釋了他心中的疑惑,六個月後決志成為基督徒。一九三○年八月十九日,他在佈道家慈奧理(Anthony Zeoli)的帳篷佈道會中決志獻身,願意把一生奉獻為主使用。為此,他重新思考前路,在取得父親諒解後,經過輾轉介紹,於次年秋進入位於維真尼亞州南部的漢普頓悉尼學院((Hampden-Sydney College, Virginia)攻讀,至一九三五年六月以最優等的榮譽(magna cum laude)獲頒文學士學位,並接受創校人設立的悉尼獎(Algernon Sydney Sullivan Award)嘉許。
結婚、讀神學、開始事奉
同年七月六日,薛華與相戀四載的伊迪絲女士(Edith Rachel Merritt Seville)共諧連理。愛迪慈父母是中國內地會宣教士George & Jessie Seville,在中國溫州地區宣教。二人在德國人鎮中的第一長老教會((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 of Germantown)邂逅認識,薛華對剛返國求學的伊迪絲那份敢於力抗自由主義神學的勇氣和辯才至表讚賞。

婚後(同年九月)薛華進入剛成立的威斯敏特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Philadelphia)就讀,受業於著名神學家范提(Cornelius Van Til)、麥根(Gresham J. Machen;另譯:梅欽)和梅銳(John Murray)。當時美國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U.S.A.)因神學立場發生嚴重分裂,麥根等教會領袖憤而脫離美國長老教會及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陣營,另立美國長老會(Presbyterian Church of America),並以威斯敏特神學院為橋頭堡向自由派神學宣戰。一九三七年一月,麥根突然逝世,威敏斯特神學院又因基督徒的自由和末世論觀點不同而發生爭執。同年五月,一個名為聖經長老教會(Bible Presbyterian Church;後正名為正統長老教會Orthodox Presbyterian Church)再由美國長老會分裂而出,由馬克雷(Allan McRae)、海瑞斯(Laird Harris)和麥金泰(Carl McIntire)等著名神學家在賓州韋明頓市(Wilmington, Delaware),另行成立信心神學院(Faith Theological Seminary)。是次隨同分離的學生共有二十五名,其中薛華更是信心神學院第一號註冊的學生。一九三八年五月,薛華以全部甲等的優異成績畢業,並成為聖經長老教會首位授職的牧者。
薛華第一個事奉工場是在費城以西三百五十哩的樹叢市(Grove City),那裡的教會乃由美國長老教會十八位分離分子組成,名為聖約長老教會(Covenant Presbyterian Church)。教會原來只有薛華夫婦的一歲長女Pricilla是唯一的孩子。一九三八年夏天,薛華夫婦出去召集孩子們來參加聖經學校並野餐,共來了學生七十九人。經過兩年辛勤工作,教友人數躍升至一百一十人。他們購下一座廢棄了的舊教堂進行重修,這才有了可歸屬的基址。
一九四一年,薛華應邀擔任費城附近的柴斯特市(Chester)聖經長老會堂助理牧師,會眾有五百人。薛華在那裡講道、探訪,會眾深得造就,又協助建造了一座大教堂。次年,薛華的父親因病去世。又次年,薛華獲邀到麻州聖路易市(St. Louis)聖經長老教會擔任主任牧師。由於在聖路易市牧師住宅甚為寬敞,他們遂在家中開始兒童工作,發展出後來各方聞名的「兒童歸主」(Children for Christ)事工,以家庭聖經班、課間聖經班、公園或海濱活動、國度建立俱樂部、暑期聖經學校、暑期營,以及一年一度全市綜合嘉年華會,展示學生成就,鼓勵進深追求。那年的聚會約吸引了七百名兒童參加,表演話劇「挪亞和方舟」更是精彩無比。當地《聖路易郵報》(St. Louis Post Dispatch)對是項活動詳加報導;由於成效超卓,成為聖經長老教會的典範活動,各地教會紛紛仿效。
(〈為知識分子解惑的當代先知──薛華(Francis August Schaeffer)(下)〉)
—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