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倩

「從我年少以來,他們就屢次欺負我」
——以色列這樣說——
「從我年少以來,他們就屢次欺負我,
但是他們永遠不能將我壓垮。
他們好像犁田的人,在我背脊上下,耕著深長的犁溝;
但是上帝不會容忍這事,祂緊緊護著我們,
然後上帝將惡人的繩索砍斷成為碎片。」
啊,願一切恨惡錫安的都蒙羞而卑躬屈膝;
願他們像淺土上的草全部枯乾——
在收割之前、在農場工人聚集之前、
在收割的人採收之前、
在鄰居有機會大喊一聲:「恭喜你們作物豐收﹗
我們奉上帝的名祝福你們!」之前。(註1)


默想詩篇第一百二十九篇時,就很自然想起出埃及記,新法老不認識約瑟,於是勞役以色列人,「可是越苦待他們,他們就越發增多,更加繁衍,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埃及人嚴厲地強迫以色列人做工,使他們因苦工而生活痛苦;無論是和泥,是做磚,是做田間各樣的工,一切的工埃及人都嚴厲地對待他們。」(出一12-14,《和合本修訂版》)還有就是悖逆上帝,最終成為亡國奴,被擄到巴比倫作階下囚(王下二十五)。

對新約後的以色列所知甚少,大概因為新約很多都是寫給信徒的書信,很難將它和當時的歷史扣連在一起。反而在舊約就能有系統地看到,以色列如何從猶大國的興起(從大衛王朝)和敗亡(到西底家王),然後神用大能的手,從波斯王中領回百姓回歸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其實,寫出「從我少年,世人就與我為難,然而他們卻未能將我推翻」(《聖詠集第129章》)這句,可能就是形容被擄歸回耶路撒冷的子民,重建聖殿後所唱的上行之詩。人可以推翻王朝,卻沒法推翻以色列人的心。他們一直以《妥拉》為信念,相信神在他們面對百般的試驗中,仍能堅守自己的信仰。

兩年前,因為情緒病復發,需要在精神科禁閉病房留醫,我只帶了兩本書進去:聖經,以及一本舊約聖經導覽。這貫徹我喜歡舊約,讀的是舊約史,而且是平常教會不會查考的歷代志和列王紀。出院後有機會見到主任牧師,我跟她說我在住院時讀的這四卷書,她卻回我:「妳該看四福音的。」

我一臉無奈。其實我很喜歡讀《歷代志》和《列王紀》,不是純粹因為子民一次又一次悖逆神(那不可取),而是反轉看神如何愛祂的子民,不斷差遣先知到來勸喻他們,但是他們心硬,不聽從神的話。看著導覽書,一直讀到《耶利米哀歌》,耶京陷落在外邦人的手中,那是多麼可悲的事啊!

讀這篇詩,深深體會到詩人寫「從我年少以來,他們就屢次欺負我,但是他們永遠不能將我壓垮」時,背後盛載的情感。在自己的信仰路上,間中都因壓力而崩潰,但到最終,這些經歷都不能將我壓垮,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祂讓我的心慢慢強壯起來,去感受祂「緊緊護著我」的時刻。

當你讀完我寫下的分享後,嘗試自己安靜下來,細味神有沒有在某些時刻,讓你深深感受祂正緊緊守護著你?


(註1)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天路客的行囊:恆久專一的順服》,郭秀娟譯(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18),頁146。

章題圖片來源


小倩
80後,出身自靈恩派,成長於信義宗,現於一所五旬宗教會探索信仰,經常在教會聚會失蹤。愛讀舊約、愛守安息日,同時認為宗教的虔誠不在於表面行為。


關於我們:https://thewritingpeople.net/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