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

NT-79

有興趣新約聖經研究的人,相信都會對當代英國神學家湯姆.賴特(Nicholas Thomas Wright)的作品有所涉獵。他是過去四分一世紀新思潮神學(New perspective theology)最重要的領袖之一,全力維護聖經正典的權威,對西方學術界有莫大深遠的影響。2000年,他被雜誌《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評選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四位神學家之一。新約學術界對他十分推崇,著名新約學者鄧雅各(James D.G. Dunn)、海斯(Richard B. Hays)、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巴刻(J.I. Packer)、戈登.費依(Gordan D. Fee)、伯德(Michael F. Bird)等不同陣營的大師級人物,對他都有極肯定的評價。

賴特那套計劃出版共六鉅冊,研究耶穌和保羅與第一世紀猶太傳統關係的劃時代神學作品「基督教源起與上帝議題」叢書(Christian Origins and the Question of God),自九零年代開始推出,首冊《新約與神的子民》(The New Testament and the People of God, Fortress, 1992)初版面世時,立刻轟動了整個基督教學術界,成為新約釋經理論、新約背景和早期教會冒起研究的傑作。

第二冊《耶穌與神的得勝》(J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Fortress, 1997)和第三冊《神兒子的復活》(The Resurrection of the Son of God, Fortress, 2003),同樣是大受好評。前者經已晉身研究「歷史耶穌」(The historical Jesus)經典之林;後者是基督復活的精彩辯證,更榮獲神學書籍銷售業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Theological Booksellers)評選為2003年度神道學類著作獎(Winner of 2003 Theologos Award)的得獎著作,同時兼得年度最佳書籍(Book of the Year),以及最佳學術著作(Best Academic Book)兩大獎項,真是難能可貴。叢書第四冊書名是 Paul and the Faithfulness of GodFortress, 2013),其餘兩冊 The Gospels and the Story of God The Early Christians and the Purpose of God,則仍在籌劃和撰寫中。校園書房出版社獲得叢書首三冊的中譯版權,編列進該書二十世紀傑作選的「里程碑」系列中,在數年前相繼出版。

出身於牛津大學的賴特,曾在牛津、劍橋任教多年,學識淵博,著作等身(多達三十餘種,作品學術、通俗兼備),2003年獲委任為英格蘭東北部達拉謨教區(Diocese of Durham)大主教,才德兼備,是罕有橫跨牧養和研究兩大領域的聖經學者。他對新約研究的興趣又深又廣,範圍包括釋經原理(hermeneutical theory)、古代猶太歷史和故事(the history and “story” of ancient Judaism)、歷史耶穌、保羅的歷史神學、基督一神信仰,以及律法和因信稱義等,均曾作深入研究。他還是學術界公認有關「歷史耶穌」研究的權威聖經學者,除出版過相關著作外,他亦曾擔任「聖經文獻學會」(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SBL)「歷史耶穌」分組的主席。多年前,他曾獲邀為全套六鉅冊的聖經權威工具書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撰寫有關「歷史耶穌的問題」(Quest for the Historical Jesus)的內容。簡單來說,他的著作大多是針對基督教的起源,以及基督教與當代的關聯而下筆,主旨十分明確。

賴特出生於1948121日,出生地點是在距離達拉謨不遠的摩比夫鎮(Morpeth, Northumberland)。小學在鎮上Sedbergh School完成;中學則轉到約克郡供讀,對古典文學興趣最濃。七歲時,他便經驗了上帝大愛臨在生命而獲得改變;十歲時他更為自己一生作出了獻身事主的承諾。為此,賴特的整個青春期歲月與別人過得很不一樣:除了參與教會青年團契、查經班和祈禱會,自己更在正常學校教育以外,自習新約希臘文和遠古歷史,目的是要為自己踏上事奉上帝之途作好充足預備,也為他日後成為出色的神學家和護教學者,奠下了良好的根基。賴特其中一個著作「真是這樣系列」(For Everyone series;中譯本部分已由友友文化出版),已出版了十八冊,內容是聖經新約各經卷的研讀,正是他年輕自學意念發展出來的作品,期望能激發信徒人人都可以為自己扎好聖經的基礎,從聖經中重新認識獨一真神。

1968年,賴特考進牛津大學艾克塞特學院(Exeter College, Oxford, 1968-71)修讀古典文學,三年後畢業,獲文學士一級榮譽學位。期間他曾擔任牛津大學校園團契會長(OICCU),熱心推動校園福音工作。此外,他是位浪漫的詩人,鋼琴和爵士結他彈奏造詣也十分出色。畢業後,他留校在威克里夫學院(Wycliffe Hall)接受神學及牧職訓練,又與妻子Margaret Elizabeth Anne FiskeMaggie)結婚,並先後在1973年獲文學士(神學)一級榮譽學位(B.A. in theology, Exeter College, 1971-73),1975年完成文學碩士課程(M.A. Wycliffe Hall, 1971-75),獲授初級研究員及初級院牧資格(Junior Research Fellow and Junior Chaplain at Merton College),繼續兼讀博士課程。他在1978年至1981年轉任劍橋大學學院院牧兼研究員(Fellow and Chaplain at Downing College, Cambridge),至1981年完成博士課程,獲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D. Phil., Merton College, Oxford )。

初進牛津大學讀書那幾年,賴特便常在思考事物背後的哲學邏輯,以及其與基督教信仰的牽連和關係。其後的神學訓練,讓他進一步釐清在「歷史耶穌」和「信仰耶穌」(Jesus of faith)兩極二分之下,哪些事物是站不住腳和沒有必要的,哪些是可以通過歷史和神學驗證的。如此,他選取了「彌賽亞和上帝的子民」(The Messiah and the People of God: A Study in Pauline Theology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Argument of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由牛津大學出版)為博士論文題目,試圖從保羅的羅馬書信息闡釋入手,探究上帝的子民是否真能代表和結合基督受膏者的特性(representative and incorporative messiahship)。

1981年,賴特遠赴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大學(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講學,擔任新約助理教授。1986年,他重返母校牛津大學(Worcester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任新約講師,並兼任學院院牧。1993年,他離開全職教學生涯,擔任利茲菲大教堂(Lichfield Cathedral in Staffordshire)的首席牧師(dean)。2000年,他獲邀擔任倫敦西敏寺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的神學法政(Canon Theologian)。三年後,他被英國聖公會委任為前述達拉謨教區大主教,重返故鄉,負起共250個堂區牧養的重責。

賴特在學術上的努力和出色的貢獻,備受各方肯定,更曾先後獲得英美各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和榮譽學人獎勵,其中包括英國阿伯丁大學(Honorary Doctor of Divinity, University of Aberdeen, 2001)、劍橋大學(Honorary Fellow, Downing College, Cambridge, 2003)、牛津大學(Honarary Fellow, Merton College, Oxford, 2004)、達拉謨大學(Honarary Doctor of Divinity, Durham University, 2007)、聖安德魯斯大學(Honarary Doctor of Divinity,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2009)等;現任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新約及早期基督教研究教授。

賴特夫婦二人住在名為Auckland Castle的古堡式主教府第,被尊稱為Bishop Auckland,晉身上議院。他們共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和三個孫子。他對福音明確保守的立場,竟仍罕有地獲邀到自由神學的哈佛大學講學,足證其學術地位受各方尊崇。讀者若有興趣對賴特作進一步認識,可以瀏覽網站http://www.ntwrightpage.com,內容極為豐富。

目前,賴特被翻譯成中文的著作,至今有超過十種,未能盡錄,舉例如下: 

  1. 《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歌羅西、腓利門書》(The Epistles of Paul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TNTC, 1987);校園,1994年初版。
  2. 《再思保羅神學爭議》(What’s St. Paul Really Said: Was Paul of Tarsus the Real Founder of Christianity?, 1997);校園,2000年初版。
  3.  《上帝配得一切》(For All God’s Worth, 1997);友友文化,2000年初版。
  4. 《朝聖之路》(The Way of God, 1999);友友文化,2002年初版。                            
  5. 《翻天覆地——重新看見耶穌是誰》(The Challenge of Jesus, 2000);友友文化,2000年初版。
  6. 《保羅神學嶄新觀》(Paul: Fresh Perspective, 2005);天道,2008年初版。
  7. 《純基督教》(Simply Christian: Why Christianity Makes Sense, 2006);天道,2008年初版。

此外,友友文化出版社出版中譯的「真是這樣系列」,至今已完成了《馬太福音.真是這樣?!》(上、下冊)(Matthew for Everyone Part 1 & 2)、《路加福音.真是這樣?!》(上、下冊)(Luke for Everyone Part 1 & 2)和《約翰福音.真是這樣?!》(上、下冊)(John for Everyone Part 1 & 2),合共六冊。

*原載於「德慧文化事工通訊」(第16 / 2010年1-2),經編輯修訂。

章題圖片來源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

關於我們:https://thewritingpeople.net/abou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