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盈盈

IMG-20131225-WA0018

12月25日,來到旺角花園街,我們一行三人不約而同想起蓮婆婆,是數個月前認識的一位拾荒者。

記憶在腦海飛快閃過──

那天,在花墟附近,我們見她推著一車紙皮,有些搖搖欲墜,於是上前幫忙,才知道原來她是一人推著兩車紙皮在車道上穿插,推第一架車行前幾步,又跑到後面推第二架車向前幾步,如是者,在太子道西的行車線上,一人控制兩車,神乎其技。

我們與她走了一段路。巴士在身邊飛快擦過,很不習慣。我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怕車碰到友人,又覺得自己阻著車行。推著走著,原來走了頗長的路,一直到鴉蘭街回收店,換來幾十塊錢。

婆婆說要請我們吃飯,我們立時婉拒了她,友人提議一起吃糖水,婆婆說不嗜甜,但愛吃薯條,於是我們就買了薯條在街上分享。婆婆不歡喜我們不肯讓她付錢,這是她的心意,最後我們還是讓她請我們喝汽水。在街上我們吃著喝著,聊了差不多二十分鐘,聽她的故事,有智慧,也有執著,那一刻是朋友般的交流。

在聖誕節,我們想起了她,同行的朋友提議打電話找她,她果然在附近。在旺角大球場外,紙皮堆中我們看見蓮婆婆的身影。起初,她不大認得我們各人,但當提到「食薯條」、「派月餅」,就記起了。

「做咩咁耐唔黎呀?」她記起我們之後的第一句話,真是鬼馬!

我們跟蓮婆婆到一幢舊樓一樓的單位收書、收垃圾、收紙皮,把東西由一樓拖到地下是相當費力,當然她一人的力氣是可以抵我們三人。我們把物品在手推車上堆砌好,在花墟道來來回回倒垃圾,再拆箱疊紙皮,然後又是沿太子道西推紙皮到回收店。

收垃圾、倒垃圾,真重,真是有點累;托起紙皮箱時,摸到箱底是濕漉漉的,感覺也是不太好。只是,那一剎,總有些力量硬著頭皮就豁出去。我又看見友人在垃圾房徒手移動那些大垃圾桶,是抓緊桶邊的,腦海閃過的是,假如眼目停留桶邊多三秒,又是否伸得出手?

車道上推紙皮,雖不是第一次,但依然有點驚。我問自己怕什麼,其實又似乎不是有什麼很具體的事令人害怕,大概是不夠安全。

有時,或許我們都太安全。生活、工作、與人交往,需要安全感,服事都需要安全感。在街上跟露宿的、拾荒的噓寒問暖,派發物資,或許做得到,因為挑戰未算太大;只是如果要「落手落腳」做一些事,是要稍稍跨出安舒區的,是要所謂犧牲一點的,就會猶豫、退縮,也會問為何要是我?各人的位置不同,不是說一定要參與行動,只是我們都可以問自己,是否可以在身處的位置多走一步。

其實跟蓮婆婆一起是快樂的,她被關顧,我們也被祝福。快樂,不因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好事而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感到婆婆的快樂、被尊重和被愛而生的喜悅和滿足感。

聖誕,有時會想起Eason這首<天使的禮物>。今天,更感受到歌詞的意思。誰認識這大人物,霓虹燈因他更亮,誰來景仰?

每晚你也要駕著的士盼望
但聖誕夜誰來講快樂
每隔數秒要對著電話講你好
遇著你感冒 誰來問你的好

一路上夢想的櫥窗 誰憑勞力發亮
天未亮便在場 誰贈你勳章 炫耀你夢鄉

每晚企著過 為何都不肚餓
樣樣美食你也捧過 誰來請你坐
擔起一噸噸繁華的廢物 朝垃圾站
造福萬民 誰來贈你香薰

一路上夢想的櫥窗 誰憑勞力發亮
天未亮便在場 誰贈你勳章 誰在拍掌

*我想將天使的小禮物呈上一雙翅膀
在夜空翱翔一趟 陪你看城市亮光
我想將這張咀親你額角好比高貴銅像
誰認識這大人物 霓虹燈因他更亮
誰來景仰*

我想將雙手的溫暖附托在你肩上
我想將鼓掌的聲線盤旋在你光環上
若你無言 讓天使合唱

李盈盈
80後,中大政政系畢業生,曾為記者。喜歡聽故事,亦愛記錄人和事。信主十多年,享受作青少年導師,與他們同行。現於中國神學研究院修讀延伸部證書課程,盼裝備自己,獻身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