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百樂
當港漫仍在掙扎求存,突破求變之際,中國內地漫畫發展迅速,雖然大多受日本漫畫的風格影響,但仍算有多樣化的漫畫出版。
香港漫畫家孫威軍曾與內地漫畫出版社交流,內地的少年漫畫,目標讀者是男性,反應及銷量一般,不知是否他們多是上網看漫畫,或玩電腦遊戲,故由On-line改編的漫畫,才較受歡迎。
反而少女及少兒漫畫類,一般在內地的銷量不差,女性讀者或家長也許願意掏腰包買漫畫?後者代表非《喜羊羊與灰太狼》莫屬。至於少女類的,其實已不單單只是那些大大眼睛(有時雙眼會佔面部的三分之二)、長長眼睫毛的造型。反而很多時候,除了吸收了日本漫畫的畫風,也對歐日美的插圖等兼收並蓄,自成一格。
近年引入香港簡體字書店的女性系漫畫(已超越了一般認為的少女漫畫),除了傳統包裝的日漫式的少女漫畫,黑白線條繪製印刷;亦有另一種製作精美、尺寸不一的全彩製作的漫畫,當中也包括繪本及雜誌。
題材方面,愛情以外,亦涉及奇幻靈異、生活成長等。其中一些漫畫及繪本雜誌,每期更以一個主題如童年、母親、旅行等貫穿全書,也藉以培養新人。
這些女性系漫畫,差不多全由女性作畫(也有兩三位男性漫畫家畫少女漫畫的,較中性一點)。這些內地女漫畫家很多都參加比賽獲獎而開始連載及出版漫畫,如小白的《這麼近、那麼遠》、楊笑汝的《一夕一夏》;部分更揚威海外,兩位分別在日本及法國出版漫畫的夏達的《子不語》,以及門小雷的《Kylooe憂鬱的蜻蜓》。
這些漫畫家所編繪的主角,多是以女孩為主,描寫內心世界的變化及成長,有時會呈現細膩況味。如小白的《這麼近,那麼遠》,故事描寫女主角碰上由未來時代而來的兒子,既知將來會怎樣,從而質疑現在的成長,要如何繼續踏上自己的未來人生路,戰戰兢兢,從新探索,足足二百頁彩色漫畫就是圍繞這個主題。
門小雷出生於香港,她的《Kylooe憂鬱的蜻蜓》,背景盡是香港舊區唐樓風貌,畫面充滿色彩,內容同是關於成長的迷失,一個不擅交際,不滿父母的女孩碰上玩偶,進入異次元夢境,尋找慰藉,當夢醒來,玩偶消失,女孩返回現實,潸然淚下,還是要努力生活下去(近月小雷重回香港,效力港漫雜誌《熱血少年》)。
以上兩本描寫成長的迷失的漫畫,想不到投資者是日本角川,角川與內地出版社合作,成立「天聞角川」。由此可見中國的動漫畫,中日港台四地人才及資源互相配合匯聚,期待未來日子誕生漫畫巨星。
(原文載於2011年11月《Men’s Uno》,標題及內文略有修改增刪。)
—
賴百樂
曾任文字及漫畫編輯多年,現為自由出版工作者,亦自稱「四書工作人」:編書出書教書寫書。全天候在家一邊工作,一邊家務,一邊親子。著作有:《爸爸回家上班去》(家庭親子)、《漫遊未來》(青年小說)、《中國漫畫專門》(流行文化分析)。
September 17, 2013 at 2:44 pm
文中提及的《一夕一夏》和《子不语》都是漫友文化的出品(文内没有提及)。而《這麼近,那麼遠》和《Kylooe憂鬱的蜻蜓》则是天角的出品。
September 30, 2013 at 5:23 pm
謝謝補充,漫友文化已成為中國一個龐大的漫畫集團,近年舉辦的金龍獎,著名的港漫人都會出席頒獎禮;也有一些港人參加金龍獎,較突出的可算是童亦明(原名陳國堅),這位朋友曾於文化傳信、正文社、一漫年出版過漫畫,可惜多本作品銷路平平,輾轉回大陸參加比賽,慢慢才打出一片天,熬出頭來。
有一條片可供大家參考: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hNlGhitTwc/
由此可窺見大陸漫畫發展的一些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