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倩

「我們說神學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追溯上帝如何建立活潑的關係,從而轉化肉體⋯⋯這樣理解神學,那就說明每個人類的美好和正面的故事,都是關乎肉體如何變成棲身之所,肉體如何獲賦予意義。我們怎樣訴說我們個人生命的故事?⋯⋯這個故事關於我們學習怎樣談話及與人連繫、回應與互動,我們怎樣靠著上帝所賜予的各種力量生活,並住在這個屬肉體的地方。」(註1)
作者:小倩
「我們說神學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追溯上帝如何建立活潑的關係,從而轉化肉體⋯⋯這樣理解神學,那就說明每個人類的美好和正面的故事,都是關乎肉體如何變成棲身之所,肉體如何獲賦予意義。我們怎樣訴說我們個人生命的故事?⋯⋯這個故事關於我們學習怎樣談話及與人連繫、回應與互動,我們怎樣靠著上帝所賜予的各種力量生活,並住在這個屬肉體的地方。」(註1)
作者:小倩
「⋯⋯請記得在聖保羅的神學中,聖靈這個恩賜總是一份產生關係的恩賜,因此,人的屬靈生命與上帝建立自由的關係、與人建立寬厚的關係,這都與屬肉體的生命相反⋯⋯因此,我們得救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故事,這故事關於「肉體」如何變得更豐富,變成身體,最終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成為上帝聖靈的殿。」(註1)
作者:小倩
或者以為政治總離我遠,但當身邊的朋友陸續舉家移民他方,地緣和情緣由親密變得慢慢疏離,甚至連一聲「再會」也沒有說。看著新一任特首宣誓就職,未來五年,甚至是「五十年不變」(現在剛好過了一半)的前景完全處於未知,背後代價能否承受更是不知道。作為一個情緒不甚穩定的人來說,還是要遠離政治為妙。
作者:小倩
每個人也可能會因不能承受的創傷而感到痛苦,佛家解說為「眾生皆苦」,而我們渴望的,就是從創傷中解脫出來。在自己喪親五年之後的今天,當我讀到「基督從我們身上卸除責任,基督為我們受苦」(註1)之際,總想起那些孤單的日子。其實基督在陪我受苦,因為祂了解和分擔我們的悲傷,那些恐懼沒法前行,甚至是我們虧欠了神,迫使基督站在我們的污穢與神的憤怒中間。
作者:小倩
不久前大家才沉浸於慶祝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登基七十年,接著不到三個月女王就駕崩了,那種情緒大起大跌令無數英國人陷入哀悼之中。
同一時間,新聞記錄女王的生平,也記下她面對大英帝國漸漸沒落的心情。二次大戰後英國殖民地紛紛獨立,英聯邦瀕臨解散,原本奉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都舉行公投,決定建立聯邦政府還是保留在英聯邦。
Continue reading “記盛世與衰落——英女王駕崩有感”作者:小倩
看到這篇文章,剛巧家中有親戚要移民到英國。姨丈是專業人士,可以一到埗就找到工作。怎料「報到」不久,全家就染上COVID-19,只能「閉關」一星期等待康復。
Continue reading “品讀林紅〈英女王登基白金禧年慶〉”作者:小倩
來吧,你們要稱謝上帝,
你們所有上帝的僕人!
你們這些上帝的祭司,
夜間站在上帝殿中守夜的,
你們當向聖所舉起讚美的手,
你們要頌揚上帝。
願錫安的上帝也賜福你們——
就是那創造天地的上帝!(註1)
Continue reading “讀《天路客的行囊》第十六章——頌揚:回應神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