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有人寫字

The Writing People

Category

有人閱讀

【有人閱讀】安息日的真諦

讀者:小倩

安息日的真諦
作者:赫舍爾(Abraham Joshua Heschel)

作為一個基督徒,其實已經慢慢失落對神創造天地的體會。我們可能會記得星期日要上教會,但忘了為何一定要在星期日。很多教牧都說:星期日是屬於神的,所以理所當然這天要返教會。可是星期日對我來說是一個惡夢的日子:崇拜、小組,可能還有愛筵,結果我要跟朋友說,星期一不要找我,因為星期日的活動已消耗掉所有能量,我可以一睡不醒。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安息日的真諦”

【有人閱讀】向下的移動

讀者:麥婉儀

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
作者:盧雲(Henri J. M. Nouwen)

筆者十分同意作者對世人生活取向的看法。世俗的人一生都為在世的日子能有所成就去打拼,價值觀普遍放在個人榮辱、名聲、權勢、財富、能力、地位等之上;然而,基督信仰的核心竟是「向下移動」,完全與傳統的為前途努力(「向上移動」)截然不同,特別與中國人代代相傳的教訓背道而馳!難度要成為基督的門徒,真要來個急轉彎?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向下的移動”

【有人閱讀】釋經沒有專利權

讀者:黃敏婷

《釋經沒有專利權》
作者:鄒賢程


初信主時的讀經心態是將釋經部分交給權威與學者,將他們的分析看作接近無誤地接受。然而,釋經書往往充滿神學、原文、背景等既冗長又艱深難明的內容,讀者要掌握重要精華和結論,往往採用捷徑式的閱讀方式,快讀分析,詳讀結論;陷入這種不經思考便全盤接受過來的愚昧學習方式,結論未經深思,只能享受震撼閱讀的一刻,很快就忘記讀過的內容,甚或在分享時,只剩下「甩皮甩骨」的印象,這樣的認識說不上是認識吧。我們有時閱讀了一些有權威性的釋經書後,會害怕自己讀聖經、解釋聖經,擔心總是會出錯和誤解,以致不敢分享領受,害怕錯用經文,貽笑大方。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釋經沒有專利權”

【有人閱讀】喧囂中的寧靜

讀者:何泳嫻

喧囂中的寧靜——來自沙漠教父的心靈智慧
作者:盧雲(Henri Nouwen)


現今社會充斥的邪惡力量及四處喧鬧,令服事者的壓力愈來愈大。神以真光進入黑暗中,人類卻選擇以冷漠來回應世界。本書使我們知道如何在壓力中,服事得充滿創意及活力;對神的話感到熱情、渴望更多服事,是從神吸取的養分及力量,減輕靈性種種飢渴,便有力量為基督作見證。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喧囂中的寧靜”

【有人閱讀】喜樂,是一帖良藥:55個翻轉人生的清新思維

讀者:劉桂真

喜樂-39

喜樂,是一帖良藥:55個翻轉人生的清新思維
作者:施以諾


我喜歡這本小品,每個單元簡單道出生活的態度。

生活中如何可以喜樂?書中指出喜樂既像維他命,又像強心劑、止痛藥、止暈劑和補藥,那麼喜樂真的是一帖良藥嗎?在書中不難找到答案,關鍵是我們如何靠著主、不強求每個人都喜歡自己。適當時來點如維生素的幽默感,可以彌補自己的能力不足;上帝就像強心劑,叫我們努力活出自己被造的價值;學習饒恕就像一帖止痛藥;自恃自傲讓人驕傲,不要放大自己的止暈藥;天父更特意給予祂的兒女懂得感恩、讚賞和醫治的補藥,這樣就是我們能夠喜樂地生活的良方了。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喜樂,是一帖良藥:55個翻轉人生的清新思維”

【有人閱讀】啟是揭非——啟示錄品讀

讀者:盧淑儀

啟是揭非-44

📚啟是揭非——啟示錄品讀
作者:孫寶玲


按照著《啟是揭非》這本書,再一次讀啟示錄的時候,將啟示錄的「啟示」及「預言」重新定位。以往讀這卷書時,大多數會比較注重書卷預言的內容,是否指向今時今日的政權或事件。然而,今日普遍認同將這卷書解讀為作者對當時羅馬政權的描繪和批判,但怎樣閱讀才對現今的信徒有幫助呢?又如何扭轉及改正自己固有讀啟示錄的謬誤呢?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啟是揭非——啟示錄品讀”

【有人閱讀】慢讀馬可

讀者:何泳嫻

慢讀馬可-40

慢讀馬可:在微妙福音中與主相遇
作者: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慢讀馬可:在微妙福音中與主相遇》是一本翻譯書,雖然書中附有經文,但建議大家讀此書前,還是最好多看幾遍馬可福音。對我來說雖然這書比較深奧,但也教我認識到為何馬可福音沒有連貫的故事,也絕非一般的傳記,讓我理解耶穌與各人的關係。這令我想起近來香港的紛亂,神的國近了,我們更要悔改歸向神。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慢讀馬可”

【有人閱讀】向下的移動

讀者:盧淑儀

向下的移動.png

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
作者:盧雲(Henri J. M. Nouwen)


本書提到學效基督「向下移動」的捨己,不只屬於那些少部分擁有「特別呼召」的基督徒,而是給每一個自認是基督徒的人。這讓我再次反思,自己是否與很多人一樣「向上移動」,導致這些試探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的偶像。我們的價值並不在於別人對我們的回應,而是在於神對我們永恆的愛。靠著聖靈面對那些不斷遇見的試探:被試探「有功效」;被試探要「引人注目」;被試探要「有權勢」。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向下的移動”

【有人閱讀】行動靈修學

讀者:黃敏婷

行動靈修學-40.png

行動靈修學
作者:巴默爾(Parker J. Palmer)


在屬靈生命的追求上,除了群體式學習之外,不能忽略對個人生活的追求,但在沒有同儕鼓勵,沒有外圍氣氛的驅動下,自學較難持續,較難發掘趣味。要個人靈命成長,離不開獨自的靈修生活,但有質素的靈修具挑戰性,需要專注力和耐力,也需要一種從心而來的渴想。因為困難,更大大增加我對閱讀靈修書的意欲,於是我選讀了《行動靈修學》。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行動靈修學”

Blog at WordPress.com.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