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何泳嫻
慢讀馬可:在微妙福音中與主相遇
作者: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慢讀馬可:在微妙福音中與主相遇》是一本翻譯書,雖然書中附有經文,但建議大家讀此書前,還是最好多看幾遍馬可福音。對我來說,雖然這書比較深奧,但也教我認識到為何馬可福音沒有連貫的故事,也絕非一般的傳記,讓我理解耶穌與各人的關係。這令我想起近來香港的紛亂,神的國近了,我們更要悔改歸向神。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慢讀馬可”
讀者:何泳嫻
慢讀馬可:在微妙福音中與主相遇
作者: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慢讀馬可:在微妙福音中與主相遇》是一本翻譯書,雖然書中附有經文,但建議大家讀此書前,還是最好多看幾遍馬可福音。對我來說,雖然這書比較深奧,但也教我認識到為何馬可福音沒有連貫的故事,也絕非一般的傳記,讓我理解耶穌與各人的關係。這令我想起近來香港的紛亂,神的國近了,我們更要悔改歸向神。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慢讀馬可”
讀者:盧淑儀
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
作者:盧雲(Henri J. M. Nouwen)
本書提到學效基督「向下移動」的捨己,不只屬於那些少部分擁有「特別呼召」的基督徒,而是給每一個自認是基督徒的人。這讓我再次反思,自己是否與很多人一樣「向上移動」,導致這些試探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的偶像。我們的價值並不在於別人對我們的回應,而是在於神對我們永恆的愛。靠著聖靈面對那些不斷遇見的試探:被試探「有功效」;被試探要「引人注目」;被試探要「有權勢」。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向下的移動”
讀者:盧淑儀
安息有時──重尋安息真義,抗衡當代文化!
作者:華特.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
《安息有時》一書指出,「十誡」中第四條誡命「當守安息日」,是其他誡命的重要橋樑,並且貫穿十條誡命,叫我們明白上帝的屬性,不要活在焦慮中,亦要懂得與別人享安息。
前三條誡命說,安息的上帝就是「解放人脫離為奴之家的」,繼而使人「脫離埃及的工作制度」,以及「脫離埃及的神明」。上帝把以色列人從為奴,以法老為神狀態下,使他們視耶和華為神。偶像或神明的共通處,就是不斷渴求得到他人無盡的產物,和授權建立那永無休止的生產制度。你有沒有想過,你已經進入像法老掌權的系統裡,不斷追求卻不滿足?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安息有時”
讀者:李佩蓮
《喜樂,是一帖良藥:55個翻轉人生的清新思維》
作者:施以諾
相信人人都想擁有喜樂的人生,我也不例外。作為基督徒的我,讀聖經時常常看到「你們要喜樂 」這金句,但在生活上實踐卻不容易。《喜樂,是一帖良藥》 的內容顯淺易明,例子十分實用。其中一篇提及喜樂的秘訣是凡事不落入輸贏的迷思,我認為這對香港人真的很重要。因為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做每件事都要努力爭取得第一,天天與人、與時間、與自己競賽,這令人身心俱疲,喜樂離我們越來越遠。其實,我們總會找到某方面比自己更出色的人,若要追求勝過別人,就永遠得不到喜樂。惟有在基督裡認清神怎樣看我們,找到自己的價值,才能喜樂地過每一天。
讀者:黃敏婷
選購《喧囂中的寧靜——來自沙漠教父的心靈智慧》的時候,正值香港人處於關係撕裂的狀態,無論在甚麼場所,總要面對一場討論,要有一種立場,要在不同的媒體上追趕新聞,整個社會嘈吵不堪。這時遇上「喧囂中的寧靜」這六個字,心猜想,這本書的內容應與政治民生無關,但我們若相信人的心靈平安,不被外在的環境奪去,就應當渴求在信仰裡尋找安靜,這本書的名字,至少可以產生望梅止渴之效。 Continue reading “【有人閱讀】喧囂中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