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容靈

回想起來,寫作的恩賜是在我多種恩賜之中,按著神的心意最先賜給我的。開始於這個日子:1987年3月14日,這天我決志終身寫作事奉神。當日約下午的時候,我在一輛公共汽車上,看著《魯益師的心靈世界》,當時,我想到沒有魯益師的天才橫溢,但是願意決志終身以寫作來事奉神!雖然開始之時我的寫作恩賜並不明顯,但是從起初我就不斷祈求神賜我恩典和能力。無論在寫作之前,在寫作期間甚至完成了作品之後,直到現在,無論上班、乘車和睡覺也不斷祈求。不少時候,我常常領受神在心中的開啟或揭示。我也不斷祈禱,或感謝,或繼續祈求,或不斷領受神給我的一切經歷,當然包含很多軟弱和失敗。
如果要完全見證這個恩賜,我不能不提我的筆名。我的筆名有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關於由來和階段:我的筆名「容」字,取自先母名字,她姓氏是熊,名字叫容;「靈」字則取自先父名字,先父的姓名為鄧晃靈(香港身分證用鄧華)。先母在1990年過身,這個筆名大約在1995年開始使用,當時是為了紀念先母,同時尊敬仍然健在的父親。這是第一個階段。當父親在2004年離世後,這個筆名的第一層意義是紀念先母和先父。對於寫作方面尤其是在小說創作,要有足夠的感情,對先母和先父的紀念是寫作恩賜的重要基礎。
現在不需要隱藏筆名的第二層意義。從1995年開始使用這個筆名,我未曾在我口中說出這個意義——「融(容)入聖靈」。過去有很長的時間,感到這句話太自大,還有點狂妄。2019年8月6日,我在張永信的《使徒行傳(卷一)》看到這句子:「例如聽眾是否有願意聆聽的心,去聽取道理;心中是否有空間,容讓聖靈工作,以致聖靈與聖道同工,改變聽眾的心懷意念。」(註1)當時看到「容讓聖靈工作」,即時感到更有意義,而且合乎聖經。由此時開始,「容讓聖靈工作」是筆名第二層的意義。在生命中我要更深入、更廣闊地打開生命的深處,容讓聖靈作祂奇妙又不能預料的工作!
我要見證過去與未來的歲月。過去三十五年,用了超過二萬小時取得兩個學位、閱讀及寫作。在獲得這兩個學位的過程中,我做了百多份功課,考了十多次考試。三十五年的日子,讀了數百本書,寫了近四百篇文章或作品,過去出版《說一個故事》、《一個人》、《不是推銷員》和《中國基督教的《紅樓夢》何時出現?容靈文學與創作論集》。這四本作品包含九十九篇長短不一的小說、文章和及論文,有三十多萬字。餘下近一百萬字,沒有出版。若神許可,未來有二十多年的歲月,還有二百多萬字,約十多本作品要完成;再加上其他文字的記錄,大概我一生有三百多萬字會留在世上,見證神賜給我的寫作恩賜,如何深厚和廣大!


最後,我要見證這個恩賜的終結。結合去年七月寫成《不是推銷員》的「後記:一個階段的總結」,那時候「開始追尋下一個創作的夢」,現在加上追尋下半生如何寫作「理想的主題」(見《中國基督教的《紅樓夢》何時出現?》的後記),成為筆者寫作恩賜的完整方向。透過這個方向,在人生的終結,筆者相信可以歡歡喜喜回到主的身邊。


註1:張永信:《使徒行傳(卷一)》(香港,天道書樓,1999),頁507。
(章題圖片來源)
容靈
從青年寫到中年,白髮已生,心境卻異常年青。
如今專寫小說,各種創意經常湧現。
對神只能心存感謝,並且努力創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