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倩

來吧,你們要稱謝上帝,

你們所有上帝的僕人!

你們這些上帝的祭司,

夜間站在上帝殿中守夜的,

你們當向聖所舉起讚美的手,

你們要頌揚上帝。

願錫安的上帝也賜福你們——

就是那創造天地的上帝!(註1)


來,稱頌耶和華!

夜間侍立在耶和華殿中,耶和華的僕人,

當向聖所舉手,

稱頌耶和華!

願造天地的耶和華

從錫安賜福給你們!

(詩一三四,《和合本修訂版》)


唱著上行之詩的登聖殿者,終於來到聖殿守節期,那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啊!

大家回味著曾經唱過的每一首詩篇:

知道神從不打盹,即使面對災害,祂依然保護每一個人的性命(詩一二一)。

他們離開米設和基達,開始走上朝聖殿的旅程(詩一二二)。

互相為同行的弟兄姊妹祝禱「願你們平安」(詩一二二)。

知道作為神的僕人,不能心高氣傲,要服侍主而不逾矩(詩一二三)。

知道世間邪惡,神依然在大家身邊,不會像野狗擄走兔子,不理會祂的子民(詩一二四)。

因著神信實的帶領,不會不知不覺地成為「後退者」(詩一二五)。

被擄的子民重返聖殿敬拜,大家不敢想像神如此大能奇妙,令流淚撒種的必能收穫滿滿的禾捆回家(詩一二六)。

人總是想不勞而獲,但神說若不是祂看守城池,一切都是枉然(詩一二七)。

敬畏神的人有福了!他們必見神應許賜予的子孫和興旺的耶路撒冷,將榮耀歸於神(詩一二八)。

人可以推翻王朝,卻沒法推翻真以色列人的心:相信神與他們在百般的試煉中同在,因此仍能堅守自己的信仰(詩一二九)。

人在生命低潮時,渴求神聽到他們哀禱的聲音,求神的救贖,仰望祂的同在(詩一三〇)。

明白要腳踏實地,不僭越神的位置,以仰望的心等候祂(詩一三一)。

神記念大衛,為祂找聖所,應許大衛必有一位子孫永久坐在他的王位上(詩一三二)。

大家一起同登聖殿,和睦相處,是快樂和幸福的(詩一三三)。

詩篇第一三四篇是最後一首上行之歌,說每一個到達聖殿的天路客,都是耶和華的僕人。信徒皆祭司,像利未人晝夜輪班為神唱詩,一同舉手敬拜神,讚美神的大能。他們回顧神奇妙的作為,看重神而不再是自己的行為,也不是滿足自己的感覺。

敬拜是人全心全意,俯伏在地,忘我、喜樂地唱著詩歌,神悅納每一個祭的禱告、每一句讚歌,祂說「我就是那位創造天地的主,必應許賜你們的福分和平安。」

登山客能夠得到主的賜福,守完節期,帶著如同滿滿禾捆的恩典回到家中,他們不會忘記怎樣帶著不同的感情,唱著詩登聖殿,也知道神的祝福回到家裡。

「願錫安的上帝也賜福你們——

就是那創造天地的上帝!」

(全書品讀完)

(註1)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天路客的行囊:恆久專一的順服》,郭秀娟譯(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18),頁222。

章題圖片來源


小倩
80後,出身自靈恩派,成長於信義宗,現於一所五旬宗教會探索信仰,經常在教會聚會失蹤。愛讀舊約、愛守安息日,同時認為宗教的虔誠不在於表面行為。


關於我們:https://thewritingpeople.net/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