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長久以來,大多數香港堂會標榜高舉「家庭」價值,但真實教會生活中卻是在「拆散」家庭。就以崇拜為例,一家人返到聚會處所,家庭成員被分為成年、青少年和兒童崇拜三重架構,「跨代崇拜」只是季度性或年度性的特殊安排。在強調「分齡牧養」的大前提下,整全宗教教育體制被拆解得支離破碎。表面上,一家三代人返同一間教會,卻被安排至分代分齡的宗教活動,無法亦不可能形塑出整個家庭一起共同經歷信仰的真實。面對社會和世代急劇變化,家長又早已習慣把宗教教育的責任完全卸給了教會;教牧在沉重事奉(甚或節目)需求壓力下,根本不能給予青春期後青少年適切的關注和輔導,「信二代」的流失與出走成為全球教會極其嚴峻的挑戰。
回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歐美的離婚率急速上升,華人家庭仍然較穩定。然而,此後因工作或移民原因令「太空人」(指家庭成員需要分隔兩地居住)增多;國內因文革「上山下鄉」運動後造成配偶分居兩地,加上「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工作機會大增,華人家庭離婚率也大大趕了上來。華人教會向來持守傳統保守的教義指引,基本上無法真正解決信徒婚姻和家庭的困擾和挑戰。我們實在急需有一套立基於正確聖經和神學解讀,適切時代的「家庭神學」思考和教導。上面提及堂會「信二代」出走的現象,其深層次矛盾和根源,與家庭破裂、教會必須重新確立「家庭神學」不無關係?
去年夏天接任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的黃國維博士,新近出版了《家庭神學──獨身、婚姻和家庭的神學反思》一書,是乾旱中的及時雨。誠如陳傳華牧師推介所言:「本書給予教會一個深度的思考和方向,針對華人社群固有的思想,⋯⋯放膽不迴避作討論,用聖經、神學、召命的視野為教會牧養和信徒帶來亮光,絕對是倫理、文化、心理學之上的一個重要啟發。」
下次,我們再來進一步認識這本書。
*原載於《基督教週報》(3012期 / 2022年5月15日)
(章題圖片來源)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
1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