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倩

弟兄姊妹和睦相處,
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好比那貴重的膏油從頭上流到鬍鬚,
流到亞倫的鬍鬚,
流到他祭司袍上的領襟。
又好比黑門山上的甘露,
降到錫安的山坡上。
是的,那裡有上帝命定的福分,
有祂頒布的永遠生命。(註1)
登聖殿歌,達味作。看,兄弟們同居共處,多麼快樂,多麼幸福!
像珍貴的油流在亞郎頭上,流在他鬍鬚上,又由他鬍鬚上,流在他衣領上。
又像赫爾孟的甘露,時常降落在熙雍山;因上主在那裡賜福,又賜生命直到永遠。
(詠一三三,《思高聖經譯本》)
看過那麼多版本的詩篇第一三三篇,我竟然比較喜歡《思高聖經譯本》的譯文。這一首應該是和詩篇第一三二篇一樣,是一篇悠久的上行之詩。
大衛作這首詩、天路客唱這首詩時真的很單純:我們「在一起時」(同居共處),是快樂和幸福的。我在想,真的可以嗎?在這爾虞我詐、深謀遠慮的年代,我們還有沒有好像當時的天路客一樣,感到生活真的可以快樂和幸福?
甚麼是快樂和幸福?這個問題問了自己無數日子。自從五年前喪親,我就感到快樂和幸福如水沖去。直到我找到並閱讀廣東話版的《小王子》,狐狸跟小王子說:「只有用心先至可以睇得清楚。最重要嘅嘢都係無形於雙眼。」(註2)
是這句話給我答案,看清楚原來最真實的「兄弟們同居共處,多麼快樂,多麼幸福!」,是不用分我來自哪個民族、籍貫在哪、說哪一種方言;大家快樂同心地朝著耶路撒冷走,為的不單是守節,更是在節期中因在一起而感到幸福。那是不需要用雙眼去看,用心感到「在一起」就夠了。
「是的,那裡有上帝命定的福分,
有祂頒布的永遠生命。」
天路客不單有弟兄姊妹同行的幸福,也得到神命定的福分,是永遠的生命。在懷緬追憶中尋找親人的身影,我的主診醫生說了一句:「他已在他與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神的懷中生活。妳應該記得他怎樣帶妳走到康復途中,如今他安息了,但神一早應許了他有永遠的生命。所以,不用怕,妳去到終站,就會與他重逢。」
將它們拼合起來,原來天路客一同向耶路撒冷守節,不單橫向地彼此同享快樂、幸福,從直向來看,就是有神的福分、祂頒布的永遠生命,就像黑門山永不止息的甘露,又如亞倫的珍貴膏油的香氣溫暖人心。
有人同行天路,怎能說不幸福呢?
後記:
有時自己讀經,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會多看一兩個譯經版本,而《思高聖經》是我常用的讀本,原因是我的精神科醫生一直陪我走過水火之地;她是個虔誠的公教會信徒,讀的是《思高聖經》,很多時候和她一起聊起彼此的信仰,我笑說大家是「同根不同枝」,有時也要懂得她的信仰語言。至於大家怎樣看公教會或同根不同枝,就各自詮釋好了。
(註1)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天路客的行囊:恆久專一的順服》,郭秀娟譯(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18),頁206。
(註2)安東尼.廸.聖艾舒比尼(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小王子廣東話版》,蔡偉泉譯(香港:藍出版,2017),頁99。
(章題圖片來源)
小倩
80後,出身自靈恩派,成長於信義宗,現於一所五旬宗教會探索信仰,經常在教會聚會失蹤。愛讀舊約、愛守安息日,同時認為宗教的虔誠不在於表面行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