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倩

上帝啊,求你紀念大衛,紀念他所受的一切苦難!
紀念他怎樣向上帝作出承諾,怎樣向雅各大能的神許願:
「我必不回家,也不上床,甚至不休息,
直等到我為上帝尋得住所,為雅各大能的神尋得居所。」
記得我們怎樣在以法他聽到消息,後來在基列耶琳就得知一切?
我們歡呼:「讓我們進入祂的聖所!讓我們在神的腳凳前敬拜!」
起來啊,上帝,和你大有能力的約櫃,同享新的安息之所;
願你的祭司穿上公義;願你的敬拜者唱出這段禱詞:
「願你尊榮你的僕人大衛;不要厭棄你的受膏者。」
上帝向大衛保證,祂必不會取消這項承諾:
「我要使你的一個子孫坐在你的寶座上;
你的眾子若忠於我的盟約,並照著我所教訓他們的去行,
他們的子孫必永遠繼承王位——永遠有子孫坐在你的寶座上。
是的——我,上帝,揀選了錫安,作為我神殿的所在;
這是我永遠的住所;是我所願的,我要永遠住在這裡。
我要向所有前來的天路客沛降恩福,但饑渴的朝聖者得飽美食;
我要使祭司穿上救恩的袍子;聖民將大聲歡呼!
啊,我要讓這地方為大衛發光!我要為我的受膏者點上明燈!
我要使他的仇敵穿上破爛,但他的冠冕要發出閃亮的光輝。」(註1)
詩篇第一三二篇,是所有「上行之詩」中最早出現的「天路客之歌」。那時,雖然大衛王朝已經定都耶路撒冷,但要直到撒母耳記下第五章,才正式將南北國統一為以色列,而約櫃仍流落在基列耶琳(撒上七2),直到撒母耳記下第六章,大衛才正式將約櫃迎回耶路撒冷。然而,聖殿仍未建立,要直到所羅門王時代才建成。
當我讀這首古老的詩篇時,看見神其中一個應許:
「上帝向大衛保證,祂必不會取消這項承諾:
『我要使你的一個子孫坐在你的寶座上;
你的眾子若忠於我的盟約,並照著我所教訓他們的去行,
他們的子孫必永遠繼承王位——永遠有子孫坐在你的寶座上。』」
在詩篇第一三二篇中,我看到大衛的許願與順服。神在大衛王朝仍未建立之時,已經起了不會改變的誓。當我讀這首詩時,令我不其然想起神也曾經起誓:
「上主的使者第二次從天上呼喚亞伯拉罕,說:『上主的宣告:我指著自己發誓,因為你做了這事,沒有留下你獨一的兒子,我必大大祝福你,使你的後裔多而又多,像天上的星,又像海邊的沙。你的後裔要佔領仇敵的城門。地上萬國都要藉著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了我的聲音。』」(創二十二15-18,《新漢語譯本》)
當時亞伯拉罕甚麼也看不到,只看到自己的獨子以撒,但上主已祝福他的後裔多而又多。而大衛那時仍未被立為王,但神卻承諾他將會有子孫繼承王位。
神總會應許謙卑順服祂的人有一份盼望。但作為唱著上行之詩的天路客,必定記得這些列祖的故事,例如亞伯拉罕的立約、出埃及、過紅海,以及在曠野漂流四十載的生活。他們一代代人總會記得神的起誓,並期待祂應許的再臨。
「對信靠上帝的人而言,過去不是一個歷史遺跡,供渡假的人觀光憑弔;而是我們持續耕耘、耙地、播種、施肥的一塊田,目的在等候美好的收成。」(註2)
於自己而言,讀這篇詩,最後會將盼望持守在最終極的應許——耶穌基督身上。在等待收成時,學習順服、為信仰的心立定根基、憑信心為神擺上自己的恩賜去事奉、擁抱神的賜恩以活出祂所喜悅的人生。
二十五年的信仰經歷,曾經因情緒病想著自毀,「悲悲慘慘地回到神那裡好了」。直到今天,我發現自己的經歷也能鼓勵一些人,寫作變成必然,分享人生由純粹變成職召時,更感到蒙召和揀選是那麼獨特,又那麼天衣無縫。原來神應許給我的天上星,海之沙,就是文字。
記得一個智者曾經這樣形容生命:「為了此生,我感到喜悅、深深的喜悅。」
原來,寫作的喜悅是那麼深刻的。初嚐呼召的滋味,但願這份喜樂會一直延續下去吧。
(註1)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天路客的行囊:恆久專一的順服》,郭秀娟譯(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18),頁190。
(註2)畢德生:《天路客的行囊》,頁199。
(章題圖片來源)
小倩
80後,出身自靈恩派,成長於信義宗,現於一所五旬宗教會探索信仰,經常在教會聚會失蹤。愛讀舊約、愛守安息日,同時認為宗教的虔誠不在於表面行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