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21世紀教牧倫理學》第三部分是由「人」和「議題」伸展到「機構」,把教牧倫理關懷層級,從教牧個人提升至機構組織,最後拉拔到針對整個時代文化潮流的回應。作者陳尚仁牧師把教牧倫理討論引入一個在倫理學、社會學、政治哲學和法學的新興主題——機構性腐敗(institutional corruption),從而引領教會和信徒正視教會與其他機構一樣,無可避免地可能存在著從高層集體舞弊,到掩飾性侵害等事件,亟需全盤思考教會如何對自身的機構性腐敗作界定、防範與處置,建構包含舉報、調查,和懲處在內的有效廉正機制,有利教會群體革新。

全書最後一章「基督徒的世界觀與倫理抉擇」,是針對教牧及教會群體該如何回應世俗倫理觀所帶給基督徒的衝擊而寫的。即教牧在宣揚上帝話語的同時,也是在培養信徒合乎信仰的道德觀,激勵信徒在關鍵時刻作出符合基督徒樣式的倫理抉擇。書中臚列不少真實案例,透過有血有肉的個案,反映教會、堂會及機構的真實寫照,加強事奉者的警惕之心。

書末附錄一篇作者在「宗教經典詮釋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發表的論文,簡介過去四十年來四位重要學者在這論題上的論述和主要發展。包括高士德森(James Gustafson)列舉「使用聖經作為倫理判斷」的四種類型,以及海斯(Richard Hays)、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和司邦(William C. Spohn)論述的「聖經詮釋與基督徒倫理生活之間的關係」,有助讀者進深探究,讓信仰敢於走進大眾和公共領域去面向難題,也突顯問題的複雜性和迫切性。

 如今本書出版面世,不僅為教牧倫理學提供合用教科書,更是裝備、警惕教牧和教會領袖的好書。信徒閱讀此書,則有助對教牧和教會本質有更整全的認識,知所守望。我誠意推薦!

*原載於《基督教週報》(2961期 / 2021年5月23日)

深究基督教教牧倫理(一)
深究基督教教牧倫理(二)
深究基督教教牧倫理(三)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


關於我們:https://thewritingpeople.net/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