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21世紀教牧倫理學》第二部分是全書的戲肉——論「議題」。在當代眾多紛紜議題中,作者引導讀者聚焦細看四個議題:權力、性、財富和誠實。前三項是教牧事奉生活中最常被觸碰和探討的「埋身」議題;最後一項則關係教牧人格整全的重要判斷,是牧職勝任程度,與信徒的友誼、平衡信徒隱私和教會聲譽,以及信徒對教牧信任和教牧問責的根基。

教會歷來討論議題的著作不在少數。華人教牧和信徒較熟悉者,當首推日前才記念誕生百載的斯托得(John R. W. Stott)的著作。八十年代初他先後撰寫《公元2000年》(The Year 2000 A.D., 1983)和《當代基督教與社會》(Issues Facing Christian Today, 1984)兩本著作。前書透過探討議題為邁向二十一世紀威脅世界文明的挑戰把脈;後書則針對當代社會和倫理好些議題,包括人權、墮胎、離婚與再婚、同性戀、環保、核戰等作信仰反思(2006年增修版加入生物科技發展議題,中譯為《C型觀點——基督徒改變社會的行動力》)。另一位是《屬靈操練禮讚》(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The Path to Spiritual Growth, 1978)的作者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他在1985年出版倫理議題著作《基督徒看錢、性與權勢》(Money, Sex & Power),深入討論這三項基督徒通常認為是「屬世」和「負面」的三大挑戰。

當今世代面對前所未見席捲全球的世紀疫情,大國仍不忘為權力領導進行博弈競賽,LGBT運動興起爭取主導兩性議題的話語權,貨幣數位化成為嶄新的金錢概念和代號,舉世正處於急劇變化的洪流中。雖說基督教議題討論的書籍也有過不少,但本書敢於拿權力、性和金錢來檢視教牧的事奉生活,書中毫不避諱地批判教牧可能因傳統或體制等緣故而濫權、教會裡存在男女服侍地位不平等,提醒教牧要正確建立合乎聖經的財富觀,並操練過簡樸生活。又挑戰牧者的誠信,冀教牧和教會同工都能嚴謹看待問責和問責機制。陳尚仁牧師的《21世紀教牧倫理學》可說是極其罕有的著作。教牧豈容錯過!

*原載於《基督教週報》(2960期 / 2021年5月16日)

深究基督教教牧倫理(一)
深究基督教教牧倫理(二)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


關於我們:https://thewritingpeople.net/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