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筆者個人第三本著作《人書誌》是個另類的書介。2001年夏天起,那時筆者正擔任機構文字部零售總監,為所屬書店每季製作小巧精緻的書店通訊《新書訊》,原意是要讓轄下書房成為推動信徒閱讀風氣的基地,為信徒提供最新閱讀資訊。由於《新書訊》發行以來深受教會和信徒歡迎,一年後改為雙月出版,並同步在機構網頁上發佈電子版。

《人書誌》一書正是把該通訊四年來發表過的最精華部分——「著名作家簡介」專欄文章,選出其中十七篇,重新整理和更新資料,加上筆者多年前曾在《信義報》和《曠野》雜誌上發表過另外六篇介紹作家的文章,合共二十三篇結集成書,編織成一幅群集經典、人氣和歐陸作家的文字圖譜,與讀者分享。有系統地介紹作家、其筆耕和作品的文集,在華人教會仍是一片有待開發的園地,亟需更多人來開墾、挖掘和耕耘;筆者多年來累積撰寫介紹作者及其著作的文章,總數早已超過半百。

筆者年輕時讀過好些偉人如戴德生、宋尚節、王明道的小傳,主要學效他們的言行、信德和榜樣。大學時期在台灣接觸了月刊如《傳記文學》,開始對兩岸黨國政經人物與他們成長的大時代結連多作了解、觀察和思考。事實上,近二十年來閱讀人物傳記已是筆者喜愛的重要品項,富啟迪,趣味盎然。

剛逝世的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 1926-2020),若你老早讀過《全民神學家巴刻:從認識神到事奉神》一書,能不對他硬挺的風骨,以及對英倫和北美重大深遠影響所感動;讀《十架門徒:斯托得傳》可深度認識斯托得;讀《牧者的翱翔:畢德生的40個牧養筆記》則有助貼身認識畢德生。面對波瀾壯闊的時代轉變,多讀人物傳記可以幫助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寬廣。閱讀作家,觀其人,看其著作,與寫作的人心靈相交、深化領會,有助透視信仰和生命。有機會再讓我們多談人物傳記。

*原載於《基督教週報》(2923期 / 2020年8月30日)

陳培德牧師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

關於我們:https://thewritingpeople.net/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