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

聖召之路-43

畢德生牧師在堂會牧養事奉第六年,也就是在新成立教會擔任三年牧師的那一年。有一晚,他五歲大的長女凱倫要他在出門前給她唸故事書,但他婉拒,女兒禁不住對他說:「這已經是你連續第三十八晚不在家了。」這是一記當頭棒喝,叫他清醒過來,重思上帝當初對他的呼召。從墓窖中成立教會,他做到了;自立自養,他做到了;在丘陵地上建堂,他也做到了。他買了開往他施宗教船的票,預備走一趟宗教事業之旅,強迫自己長時間工作,做個成功的教會領袖!

自牧會退休後次年(六十歲),他出版了Under the Unpredictable Plant: An Exploration in Vocational Holiness 1992)一書,以約拿書為軸,分五大部分看先知與神爭辯,闡釋聖召和牧職真義。此書的中譯本初版時名叫《莫測的樹》,再版則統一書系為九字書名《追尋呼召的探索之旅》。書中也追述了這段將近三十年前的往事,他因早約定在先,開荒三年屆滿便不再受母會督導(參見40個牧養筆記《牧者的翱翔》第22章)。這位五旬宗出身的長老教會信徒與長老們進一步協商,此後不再列席常規會議,讓長老學習治理教會、讓牧師不再忙碌,重尋聖召,學習過禱告、讀經、聖靈引導的牧人生活,也帶領人深入禱告、深入讀經、活在聖靈引導中。他要成為「主日和主日之間」活在世間的牧師(不是只上一天班),而絕不會是個「一周六天不見人影,第七天高深莫測」的牧師! 

在這第四本有關牧養關懷心得的著作中,他分享閱讀才是牧師的最佳夥伴,成為作家更是他從小以來的夢想。他特別提到自己讀過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的全部著作,深受啟發,了解到真實人性與救恩是不可分割的(這與華人信徒聖俗二分對立的信仰大異其趣)。

踏上聖召之路,約拿選擇了避走他施,還是你願意全然向上帝交心?!

*原載於《基督教週報》(2900 / 2020322日)

章題圖片來源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

從舊約五小卷到牧關五個向導
從土地到祭壇:十一個改變群體的禱告
從牧職到磨利三張刀

關於我們:https://thewritingpeople.net/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