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盧淑儀

啟是揭非-44

📚啟是揭非——啟示錄品讀
作者:孫寶玲


按照著《啟是揭非》這本書,再一次讀啟示錄的時候,將啟示錄的「啟示」及「預言」重新定位。以往讀這卷書時,大多數會比較注重書卷預言的內容,是否指向今時今日的政權或事件。然而,今日普遍認同將這卷書解讀為作者對當時羅馬政權的描繪和批判,但怎樣閱讀才對現今的信徒有幫助呢?又如何扭轉及改正自己固有讀啟示錄的謬誤呢?

作者也在書中提出:如果啟示錄的信息既不是陳述歷史,也不是預測,它究竟說的是甚麼?繼而帶出啟示錄是宣告生命裡的「是」和「非」,是由創造主在耶穌基督裡的工作定義出來,目的是要認識耶穌基督更深,更緊緊跟從。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的門徒飽受逼迫,當時社會推崇君主崇拜,時人都被地上權勢及利益蒙蔽,無法辨識終極的真相——基督及屬基督的人才是終極的得勝者。

香港今天的處境,以至放眼世界,社會很多問題看似無奈,甚或越來越混亂黑暗,好像沒有出路。但屬主的人應明白到,我們應當毫無懼怕、心存盼望地生活。讀啟示錄及遵行當中「神言傳之話」是對生命的認信和實踐,正如作者提到人們覺得分辨「是」和「非」,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只要有一點知識、有點教育的人都可以分辨。但藉著啟示錄對七間教會的提醒,不難發現在權勢的影響下,教會作鹽、作光的身分容易被淡化,甚至模糊教會和世界的分別。作者「不離地」提醒讀者,這不只是第一世紀教會的問題,也是現今的教會面對的危機。

讀到第五章時,很容易被當中描述的景象混亂,找不到中心,甚至有點迷失。作者有力指出,實際寫甚麼並不重要,也不必糾纏,最重要的是明白到神對衪的子民的保護和眷顧。屬神的人不是免於惡勢力的攻擊,而是免於神終極審判的災難。確立這受苦的心智對自己很重要,不是希望萬事平安,而是提醒自己要緊緊跟隨主,即使在苦難中,也不失當中的盼望。

作者在書中一再指出,啟示錄中的數字並非真正的數目,而是一個象徵數字。以往讀啟示錄多數會估計數字背後的意義,從而有所推敲。但作者提醒讀者品讀啟示錄時,猶如體會人生,必須著眼大脈絡,不宜只糾纏於片段細節。

感恩在香港正值混亂的時代,能夠品讀孫寶玲牧師這本書,再一次重想這「神代言人的言語」。如果不是神主動向人啟示,人不可能明白神的事。啟示錄正是神主動向約翰啟示,若我們將啟示錄中的提示錯誤定位,很可能會誤解神的吩咐。

《啟示揭非》使我對啟示錄有了新的領受。啟示錄本是不容易明白的書卷,藉著50周的篇幅讓我慢慢思想、慢慢品讀。

第一屆信徒閱讀運動

陳培德牧師在《第一屆信徒閱讀運動——寫在前頭》中揚言要創造一個「齊來閱讀」的新景象,這也是德慧一眾的願景。德慧文化自創立(2006)以來都秉持不變的信念:以閱讀更新文化,於生活踐行信仰,這同樣是《信徒閱讀運動》的宗旨。我們致力形塑一群懂得閱讀世界症候、勇於道破謊言,堅持以文字滋養生命的群體。因此,《信徒閱讀運動》是一場生命革命,也是一場推動教會更新的運動。我們誠邀香港各教會參與其中,一同透過閱讀更新思想,轉化生命。

懶人包了解更多
第一屆信徒閱讀運動小冊子
閱讀運動報名

關於我們:https://thewritingpeople.net/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