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李佩蓮

閱讀_2-26.png

《喜樂,是一帖良藥:55個翻轉人生的清新思維》
作者:施以諾

喜樂,是一帖良藥的圖片搜尋結果

相信人人都想擁有喜樂的人生,我也不例外。作為基督徒的我,讀聖經時常常看到「你們要喜樂 」這金句,但在生活上實踐卻不容易。《喜樂,是一帖良藥》 的內容顯淺易明,例子十分實用。其中一篇提及喜樂的秘訣是凡事不落入輸贏的迷思,我認為這對香港人真的很重要。因為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做每件事都要努力爭取得第一,天天與人、與時間、與自己競賽,這令人身心俱疲,喜樂離我們越來越遠。其實,我們總會找到某方面比自己更出色的人,若要追求勝過別人,就永遠得不到喜樂。惟有在基督裡認清神怎樣看我們,找到自己的價值,才能喜樂地過每一天。

此外,社會教我們要做精明的人,精明不是壞事,但過於精明會導致相爭,失去的反而更多,人們往往成了精明卻不幸福的人。聖經說得好,「設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餅乾,大家相安」(箴十七1)。願我們在主裡操練「精明」地度日,看自己合乎中道,常存感恩的心,不強求和爭競。

《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
作者:盧雲

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的圖片搜尋結果

在這個世代,社會和學校教我們要不斷向上,擁有越多越好,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在各方面要與人競賽,力求進步。其實,人們不斷在欲求中迷失、徬徨,內心失去平安和喜樂。

作者所說的「向下移動」,實在與當今世代所走的路相反。作者讓我看見耶穌在世時都是走向下的道路,而且不被人支持。作為基督徒要花一生的時間,努力靠主,離開渴望有功效、引人注目、有權勢的試探,因為我們並不屬於世界,乃屬於上帝,我們只是地上的管家。我們若要學效耶穌走向下的道路,就要對付老我,恆常操練虛己的心,在上教會、讀經、獨處(祈禱和思考)等方面下功夫。

《給下獄青年的信》
作者:劉進圖

給下獄青年的信_cover_-02.png

透過這些給入獄青年的信,令我更認識香港年輕人的掙扎和苦難。我也看到很多國家在爭取民主的路上,人民遇到的種種困難,作者客觀的敍述擴闊了我的視野。作者分享在遇襲後走過的心路歷程,我看到慈愛主在當中每一步的保守和愛顧。基督徒要定睛在主身上,遇到苦難時該如何從聖經中得安慰和智慧,並在得安慰後幫助有需要的人。

書中記錄了一些昔日受苦難的基督徒,他們生命的光輝見證,讓我看到人性中堅忍、純潔的一面。此外,本書也吸引我看潘霍華的著作。閱讀對人的心靈塑造真的十分重要,特別在苦難中能滋養乾枯的生命。

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苦難開啟了我們心靈的感官,讓我們發現靈性境界的奧秘, 得以在狂風暴雨中經歷平靜安穩 ,「也無風雨也無晴」。

深盼望更多人看此書,了解爭取民主的進程,了解年輕人心底的渴求和無助,以愛扶持他們,化解香港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矛盾。

懶人包了解更多
第一屆信徒閱讀運動小冊子
閱讀運動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