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尷尬的上帝——紛亂時代的信仰挑戰》[1]英文原著Open Windows初版於1982年。中譯本延遲至三十多年後才面世,乃根據新世紀增修版本翻譯而成,卻出奇地應景並巧妙配合著當前教會態勢。
作者楊腓力((Philip Yancey, 1949-)是當紅作家,早期曾擔任《校園生活》(Campus Life)月刊編輯多年,後專職寫作,著作約三十種,其中多達十二種曾獲好書金獎,超過二十種被譯成華語,包括《無語問上帝》(Disappointment With God)、《耶穌真貌》(The Jesus I Never Knew)、《恩典多奇異》(What’s So Amazing About Grace?)等,在華人信徒中早已享負盛名。
本書初版時,楊腓力的全職寫作生涯才剛起步。為此,他在增修版中大幅改寫全書結構與內容,以回應更新變動劇烈的新世紀,坦誠描繪人生,勾勒信仰真諦。全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從痛苦與懷疑、對疼痛的辯護、集中營的教訓、去道德的危機和新式道德五個向度全面檢視「信仰的挑戰」,呈現當代危機。第二部是「基督徒的回應」,作者引介了薛華(Francis Schaffer)和艾略特(T. S. Eliot)的想法,進而分析行善的害處和誰是福音派,思考基督徒面臨的挑戰。第三部分從「刺棍,釘子,沙塵上的手跡」、藝術和宣傳、上帝的音樂和韓德爾作品多視角來說明「信仰的聲響」,探討怎樣的進路更能夠打動人心,傳遞基督信仰的力量。
除了從聖經出發,回答「上帝若真全能又慈愛,怎會容許人間苦難」,作者以尖銳筆鋒批判「演化心理學」,對這種揚棄道德核心的當代顯學嚴加訓斥。他還生動地寫出基督教內傳統悠久的慈惠救濟事工,挑明其中耐人尋味的矛盾。最後,他融合自身經驗與體悟,謙卑地指出另一條同樣傳統悠久,卻往往受人忽略的福音之路——藝術的力量。閱讀本書,讀者會明白「誰讓上帝好尷尬?」答案也許包括——基督徒?!這不就是香港這幾年常見的現實處境嗎?
西諺有云:「當上帝關上一扇門,祂會打開一扇窗。」從尷尬之處探索信仰,本書不容錯過!
[1]楊腓力((Philip Yancey):《尷尬的上帝──紛亂時代的信仰挑戰》,徐成德譯(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18)。
*原文刊於《傳書》(第26卷,總156期/ 2018年12月)。
—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