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鍾樹森牧師

收拾-91.png

開學第二周某下午,兒子所讀小學的老師(是我中學的師妹)突然傳來短訊給我:「嘩,大件事!集會全校廣播,讚緊你個仔!」

「讚佢咩?」如此難得,我連忙查詢。

「我聽唔到,我只聽佢個名。」她答得叫我好生失望。

「??」

「好人好事,你今晚問佢。」

既然話匣子打開了,我倆就東拉西扯談一番兒女近況,幾分鐘後她告訴我:

「原來好事係有個小一女仔唔想返學,你仔由門口送到佢返課室。」

一件兒子的校園小事竟然會被老師公開在集會堂稱讚,實在覺得校方對正面行為的鼓勵是十分正確,亦感老師們對兒子寵愛有加。到了晚飯時間,我就問兒子:

「聽講你喺學校做咗件好事喎!講嚟聽吓!」

「吓!?無咩啫!」兒子錯愕地回覆我。

「你明知有人講左畀我聽,唔爭在宜家講嚟聽吓啦!」

「Okok,其實係噚日返學時,我入到停車場個轉彎位就見到有個小一女仔喺度喊。當時有老師同佢傾緊,但個女仔又好似唔理佢咁,於是我就走過去鼓勵佢,同埋話如果佢肯上去課室我就畀兩粒珍寶珠佢食,咁個女仔就上咗課室喇!」兒子將事情娓娓道來。

「哦!珍寶珠威力真係大!仲要兩粒添!」我半笑著臉道。

「咩呀!係因為媽咪叫我做愛心小老師時預備啲珍寶珠請人食嘛!」兒子老大不高興地回答我。

兒子今年讀小五,暑假前報名參加作愛心小老師,協助小一同學適應小學校園生活。太太為了協助他好好完成任務,於是提醒他準備一些糖果鼓勵學弟妹,誰不知就鼓勵了這位小一女同學。事後太太告訴我,她也收到自己中學同學的短訊:「(女兒)說集會堂老師讃賞你的兒子,你回家問吓佢,他的品格比很多成績好的同學好好多!」

一周之後某晚飯時,兒子突然跟我講:「爸爸,今日我又搞掂咗個小朋友!」

「搞掂?你對個小朋友做咗咩?」我好奇地問他。

「今朝我又見到另一個唔想返學嘅小一學生,我又用珍寶珠氹咗佢上課室喇!」兒子滿有成功感地說。

我覺得,老師的語言正向鼓勵(Verbally Positive Reinforcement)十分收效,兒子實踐好行為的想法絕對內植他的心裡,不過還看我家有多少珍寶珠了。

章題圖片來源

鍾樹森牧師
人到中年,當過中學教師、神學院教師,現最常被人叫作牧師,心裡仍最愛當老師,所以最愛梁啟超那句:「獻身願作萬矢的,著述求為百世師」。回到家裡,甚麼師也不比一聲「爸爸」,不過爸爸不易當,有激氣時、有開心時、有疲累時,但爸爸又應該會比牧師、老師當得最入心入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