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諾

有人封筆-40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

——《小窗幽記》

張立,曾任職記者。1990年在《信報》撰寫專欄商心國是。2000年加盟亞洲電視ATV,主持每晚黃金時段的《張立平常談》節目。節目内容主要是政經及做人處世哲學。

我長期拜讀張立的商心國是。他的文章字數不多,大約八百字左右。他將一些看似很學術,又慣性「長氣」的東西,濃縮到八百字給讀者,使他們在百忙能用最短的時間理解人事、國事、天下事。

張立在《信報》寫字多年,累積了很多粉絲,但在2010年某天,他突然宣佈封筆。他寫最後的幾句:「凡事情,有開始,就有結束。人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本欄非筵席,只是牛雜檔、涼果攤,二十年,差不多了 ⋯⋯一切都在變幻。緣起緣散,本欄如是。向本欄長期讀者致意。」

張立宣佈封筆後,有一回,我偶然在跑馬地的正斗粥見過他,他正在和親朋吃晚飯,這是我首次見到他真人。

以下是他的寫作節錄,和諸位分享。

關於台灣:

「台灣地位的維持靠甚麼?你以為真的靠民進黨及國民黨嗎?靠的是美國的軍事力量。陳水扁也好、馬英九也好,只是在美國背後,向大陸扮鬼臉的英雄⋯⋯

如果一位女士問男友,結婚否,得到的回答是「不結、不離、不吵架」。一巴甩過去。台灣小馬哥的兩岸政策是「不統、不獨、不武」,你以為不可笑嗎?這就是馬英九讓人看不起的原因⋯⋯是老好人,政治家無擔當,讓人看不起⋯⋯

關於大陸:

「改革開放鄧小平告誡摸著石頭過河,正因為小心翼翼,才有今日的成就。但如果以摸著石頭過河口號去競選,一定落選⋯⋯台灣就少了一個鄧小平式的人物,有魄力扭轉大局,興利除弊。鄧小平在台灣,不但選不贏陳水扁,也選不贏馬英九⋯⋯」

「誰也不怕,誰也不得罪,這是鄧小平講中國外交政策時兩句話,這既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方法。誰也不怕,這是自強不息,腳跟立穩,腰桿挺直,此為剛,此為不卑。誰也不得罪,這是謙虛謹慎,不作糾纏,神氣內斂,善意盈盈,此為柔,此為不亢⋯⋯

關於美國:

「選舉好手與治國好手,往往是兩種人。正如追女仔的好手,與負責任的老公,往往是兩種人一樣⋯⋯奧巴馬上台快一年了,他競選時把改變掛在口邊,現在則說改變很困難。競選時,他講的是假話,現在講的是真話⋯⋯

關於人生:

「誠信這回事,往往不在成功時可看到,往往是你在生意失敗或者是很困難的時候才看出你的誠信。所以如果你在艱苦困難時,依然保持你的誠信的話,便會得到周圍很多人的敬重。這個便為你將來重新站起來打下基礎⋯⋯

大丈夫能屈能伸,關鍵在不在,成功得意,小丈夫都會,難是。大闊佬從萬呎豪宅搬往板間房,有幾人能鬥志依舊⋯⋯

寵辱不驚,是定力。定力不夠,有點小成就,被人讚兩句,就得意忘形;遇點挫折,被人指責,就惶惶然⋯⋯

去留無意,是隨緣。看天上的雲,留也好,去也好,何等舒展,為甚麼一定要如何如何呢⋯⋯

對於張立的封筆,我看到三件事:

一、他真的封了筆。已七年了,仍未見他重出江湖,他保守了自己的承諾。

二、他沒有交待封筆原因。他不是反對派,無政治壓力。他可能墨水已乾,也可能有家事,他無交代。無論怎樣,他沒有把一些不是封筆的原因說成原因,借機攻擊不喜歡他的人他的職業生涯不可能無敵人

三、他捨得放下多年建立的粉絲群,這個決心不容易,但他做到了。

能放能收,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人生才不被他人牽著鼻子走。祝他封筆後生活愉快,永遠懷念他的寫作。

施諾
《令人噴飯的謝飯》作者,半生人做過五生人的事:物理學家(1992 – 1998)、人壽保險代理(1999 – 2004)、作家(2011 – 2013)、大學講師 (2001 – 現在)、投機公司 (2000 – 現在)。雖然不能取得卓越成就 ,總算多姿多采地活過。只要一息尚存,繼續反思信仰、人生。盼後半生仍然有學習、進步、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