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偉然
基督徒既存於世,必然與世事拉上關係。基督徒是基督教一分子,常常問基督教對這事或那事有何看法,希望凡事有個官方立場,指示他們在分岔路走左抑或走右。可是,當我們聽到所謂「基督教立場」時,不管它來自你最尊敬的牧師還是最喜愛的作者,我們最好不要急於把這立場奉為圭臬,免得把自己訓練得事事不求甚解,只會囫圇吞棗,也免得把基督教弄得像個只叫你作這事、不作那事的行為守則一樣。
基督教對某事的立場說到底不過是立場一個,看來無甚複雜,但我們若想好好理解某個「基督教立場」,大概就得理解立場背後的理據。「基督教立場」常混合著三種元素,分別是堂會的意見、基督教的主流意見和聖經的意見。這三者互有關聯卻又不盡相同,我們理解某「基督教立場」時不應簡單把三者混為一談,反應看清這三者如何配合來組成這立場,使得這「基督教立場」的基礎能闡釋得清楚明白。
堂會的意見顯然來自一間間的堂會。堂會是個組織,有其架構和權力分配等管理制度,堂會意見既出自堂會,肯定會受這些制度左右。此外,堂會座落於某地某街,社會氛圍和實際地理環境亦對這意見有所影響。一言蔽之,堂會意見不能抽離於堂會實際因素而存在,反會時時刻刻受這些因素影響,不論影響是好是壞。
至於基督教的主流意見,就是指基督教洪流中慢慢堆積出來的主要意見。基督教是個社會現象,縱貫古今,橫跨地域。歷史上、地理上基督教都有連續有分散,有發展有分裂。基督教作為社會現象,由各時各地的基督教疊加而成。基督教的文學經典、神學著作、音樂藝術均包在這現象中。在此基督教洪流,對某事的主流意見就是指掌握基督教世界話語權,很有影響力的意見。當然,基督教主流意見不必然代表正確,非主流意見也不必然代表錯誤,正確與否取決於以何種標準判斷。基督教主流意見代表的不過是具控制權者的意見。
聖經的意見又是怎樣呢?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凡引用聖經支持的意見都是聖經的意見。那麼,聖經的意見到底是怎樣呢?我們常問聖經對某某事的意見,彷彿聖經對每事都有個全書統一的意見,但這個前設像是希望多於是事實。藉聖經批判的幫助,我們清楚看見經卷間(和經卷內)有各式各樣的差異和矛盾。(《論四福音的和諧》等書的出現,正佐證經卷間確實存在差異。)聖經內有差異和矛盾就是有差異和矛盾,事實既是如此,我們就得尊重。所以,問題不是聖經對某事的意見,而是聖經各卷書的作者(或作者們或編者)對該事各自的意見。聖經作者各自的意見構成聖經的整體意見,這聖經的整體意見不保證一言堂、沒有內在矛盾和對立看法,卻保證是建基於聖經作者對同一位神的信仰。聖經作者的意見是我們參考的典範,但意見背後的共同信仰才是基督徒真正的產業。
不論有意無意,我們常把堂會的意見、基督教主流的意見和聖經(作者)的意見籠統地混合起來作個基督教立場,然後努力捍衛這立場,此舉為教內外討論都帶來許多混淆和不寬容。只有在概念上分清三者,我們才不會凡事強求一個理型般的基督教統一立場,也才能把自己「基督教立場」的基礎和理據解釋得明白易曉,也才不會把自己的立場看得那麼絕對和惟一,畢竟,討論最重要的是讓雙方立論的基礎對話,而非以論據當石頭互相投擲。
—
黃偉然
一個平信徒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