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傳播主日
原圖為 Joan Cornellà 作品

今年528日,按教會傳統安排是「傳播主日」。這個特別主日從首次出現,至今剛好超越了半個世紀,正要踏入第五十一個年頭。回望半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傳播活動日新月異,也日漸重要;若說傳播與世人命運息息相關,筆者認為這絕非誇大的說詞!這個主日源於天主教會教宗保祿六世在1967年頒佈了第一屆「世界傳播日」World Communication Day文告,並訂定每年聖靈降臨節前一個主日為「世界傳播日」。因著普世教會合一精神,如今全球教會多以這日為「世界傳播日」,當日崇拜稱「傳播主日」。

這些年間,先進電腦科技與流動通訊網絡技術結合,人類社會已經悄悄地走進了Web 2.0網路運用新時代。這是一個利用網絡平台,由用戶主導生成內容的網際網路產品模式,有別於傳統網站由雇員主導生成內容的世代,透過資源平等體現,徹底改變全球資訊網絡進行。在這個網路新平台上,內容會因應每位使用者的參與Participation而產生,參與所產生的個人化Personalization內容,藉由人與人P2P的分享Share,形成了當前Web 2.0的世界。 

諷刺的是,《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201611月依慣例公佈「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竟選出了“post-truth”「後真相」為常用詞彙首選。《牛津詞典》把該詞定義為「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relating to or denoting 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appeals to emotion and personal belief。而「後真相」可用作形容詞,與「政治」politics連用,構成「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

在前真相時代裡,傳播進程中無論是記者報導或讀者投稿,都需要經過編輯嚴格把關,審查符合事實和言之有理才會採用。網絡時代卻把一切都解放了,任何人都可以發佈消息、發表意見,人人都可選擇自己相信的消息作傳播。後真相政治徹底顛覆了「事實勝於雄辯」,轉變成為「強辯勝於事實」。總之,意見和立場決定是非,社會風氣歪變!

教會是個信仰上帝真理的群體,面對歪風偽語大盛,豈容緘默和坐視!際此「傳播主日」,深願教會和信徒能及早醒覺,對教會內外忽視真相、不顧事實的現象和趨勢,作深入省思和鑽研。我們急切需要建立一套立基於聖經真理的思辨能力,向社群發出符合真相的聲音!

*原文刊於《基督教週報》(2753期/2017528日)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