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鍾樹森牧師
有一天晚飯時,兒子突然說:「爸爸,你知唔知依家我個花名係咩?」
「乜你唔係一路叫大笨鐘咩?」我反問他。
「呢個係以前嘅,依家佢哋(同學)又幫我改咗我新名喇!」兒子喜悅地回應我。
「咁依家又改咗做咩?」
「依家我叫珍珍薯片囉!」
「哦!因為你個名有個『禛』,所以就食字叫做『珍珍薯片』,咁你鍾唔鍾意呢個名呢?」
「花名」對很多人的成長來說,是反映了當事人的一些特質。大約一個多月前,兒子已告訴我他被同學取名「大笨鐘」這渾號,我立即跟他查詢原因。那時他道:「因為我笨笨哋,成日唔記得嘢囉!「哇!咁你會唔會唔開心?」我心裡緊張口裡平淡地問。「 唔會喎!Ok啦!有個花名都幾得意嘅。」兒子這樂天的性格很是寶貴。
鏡頭回到當天晚飯,我問兒子是否喜歡新名之後,他答道:「我有個同學個花名叫『撈豉油』㖭呀!」
「你問你鍾唔鍾意依家呢個名喎!」我追問答非所問的他。
「咁我鍾意依家呢個多啲,之前嗰個我都有啲唔係咁開心。」兒子認真地答我。
「咁依家呢個係咪你聽得開心啲?」我問道。
「人哋叫我呢個我會鍾意啲,佢哋一講:『去旅行?』大家就會話:『梗係食珍珍薯片啦!』(這好像是當年的廣告台詞)其實我仲有同學嘅花名叫『卡樂B』啦、『豬扒意粉』啦!」兒子愉快地繼續分享。
「乜你哋啲花名咁得意嘅?全部都係飲飲食食嚟嫁喎!你知唔知媽咪個花名又叫咩?」我笑著問他
「唓!正常人聽到媽咪個名都只會改埋同一個名啦!咪係『周圍迄』!咁爸爸你個花名係咩?」又到兒子反回問我了。
「我都有唔止一個嘅,話得畀你知嘅係有人叫我『鍾森』(中心、忠心?)囉!」我都覺得要留一兩手比較安全。
「咁係咪你啲同學覺得你對佢哋好『忠心』咁呢?」
「咁你自己估吓囉!」
「唔知喎!我都費事估。」兒子發言就以此作結。
—
鍾樹森牧師
人到中年,當過中學教師、神學院教師,現最常被人叫作牧師,心裡仍最愛當老師,所以最愛梁啟超那句:「獻身願作萬矢的,著述求為百世師」。回到家裡,甚麼師也不比一聲「爸爸」,不過爸爸不易當,有激氣時、有開心時、有疲累時,但爸爸又應該會比牧師、老師當得最入心入肺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