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哈維.考克(Harvey Cox)應邀到哈佛大學為必修學科「道德判斷課程」,開講關於耶穌的課,為這所全球頂尖的大學學府,訓練和裝備精英學生在專業知識以外的人文素養。校方認為哈佛不能再忽視日益嚴重的窘境,如面對內線交易、司法黑幕、醫生重利潤而非病患者、科學家捏造虛假數據,其中不少元兇還是哈佛人哩!這些曾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竟膽敢悍然做出壞事,專上教育到底為他們灌輸了些甚麼?這門原本不被看好的「道德思辨」冷門課程,沒想到竟然吸引眾多學生,選修人數愈來愈多,連別校的學者、記者、外交官都上門求教,最後甚至要移到劇院上課。課程風靡哈佛校園超過二十年,累積學生人數破萬。
2004年,哈維.考克斯累積多年教學經驗後整理,出版了《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面對道德難題如何思辨、如何選擇》(When Jesus Came to Harvard: Making Moral Choice Today)一書。中譯本首次發行於2006年,至2016年秋出版全新版本。全書分四部分共26章。分別是:前言「尋找現代的耶穌」(1-3章);PART.1「傳聞中關於他的故事」(4-10章);PART.2「他所講述的故事」(11-17章);以及PART.3「其餘和他有關的故事」(18-26章)。
哈維.考克斯在書中引薦現代人汲取耶穌拉比的智慧,方法是利用千百年來的猶太教與基督教神學探索的問題、辯論、回答,以及選修此課程的眾多哈佛學生的意見。作者示範如何推衍耶穌的比喻,銜接古今世界。本書並非另一本檢視「歷史基督觀」的書籍,而是藉由專心致志閱讀耶穌所說的故事,以及關於他的故事,深思耶穌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意義、切合現代人精神層面的需要。
作者是哈佛大學神學院哈里斯講座(Hollis)榮譽研究教授,自1965年起即任教於哈佛大學神學院和哈佛大學文理學院,研究專精於宗教、文化與政治的互動,基督宗教世界的都市化、神學發展,猶太教與基督宗教的關係,以及當前全球的靈性運動。他是美國浸信會牧師,著作十餘種,除本書外還包括已售出超過百萬冊的著作《世俗之城》(The Secular City, 1965),此書並榮獲德國馬堡大學(University of Marburg)評選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神學書籍之一。此外,2009年出版的著作《信仰的未來》(The Future Of Faith, 2009),更獲美國《出版人週刊》選為年度最佳書籍。
—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