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鍾樹森牧師
自己早已曉得兒子在學業這方面比我與太太差一大截(比我還容易,比我那位取女生品學優良獎的太太真的差天與地),所以我亦一直對他在這方面沒有太大要求,總之能夠過關升班就可以。從前小一、二的日子,由於所學的始終不太艱深,所以就算他如何隨便,也還是可以安然升班的。今年終於小三了,發現日常功課的份量真的比從前多,默書的頻率與難度比從前高。
兒子在本學年的第一個考驗就是中文默書,在準備的時候看見他對認字、默寫與拼音都叫苦連天,那刻已心知不妙。到了上週,中文默書成績派回來了,晚上我回到家就自然問他道:「你中文默書幾多分?」
「三十八分……」兒子輕聲兼低頭地說。
「唉!唔合格喎!你溫習時唔肯畀心機,就會係咁嘅結果啦!咁你自己依家覺得點先?」我一本正經地跟他說。
「唔開心囉!我知道中文默書唔合格時,我自己都喊咗出嚟呀!」他這刻說著說著,自己也哭了起來。
「喊唔喊都改變唔到事實啦!咁如果你想下次唔使唔開心的話,你就要早啲好好溫習啦!」我這樣說,是因為數天後又有英文默書。
「其實唔止我喊,我前面嗰個同學都有喊。」兒子忽道。
「係呀?佢又唔合格咩?」我自然如此問他。
「唔係喎!佢九十幾分,佢係為攞唔到一百分而喊囉!」兒子的答案實叫人失笑。
「咁佢喊嘅嘢同你唔同喎!佢係要求太高啫,不過你都唔可以咁無要求喎!」
「我其實都唔係好差,有人得十八分㖭咋!」
「咁你係咪想同人哋十八分比呢?你應該同自己以往比呀嘛!我不嬲點同你講呀?我話成功失敗都唔係最重要,最重要係你要努力唔放棄嘛!」我都有點氣憤。
「OKOKOK,我會喇!」個仔要終止對話時就會給這回應。
大約一週之後,某天黃昏兒子致電給我,第一句就問我:「爸爸,你估吓我英文默書幾多分?」
「你問得我幾多分就一定唔會低分啦!」我笑著答他。
「咁你估我有幾多分先?」兒子也笑著追問我。
「我估你八十分啦!」
「錯!」
「你無?」
「唔係,係無咁低!」
「咁就九十分啦!」
「你都錯,仲差三分!」
「噢!恭喜你喎!有九十三分!咁我聽晚整啲好嘢畀你食啦!」我是認真恭喜他有如此分數的。
「唓!咁遲,媽咪今晚就請我食雪榚喇!」兒子高傲又有點不滿地回覆我。
「OKOK,咁你聽晚食唔食好嘢先?」
「梗係食啦!」兒子高興地答我。
學業成績對學生的自我有很大影響,成績高低對他的自尊感有著極大相關,對於兒子在英文默書能收回失地,這對他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又常常是循環地走,有的還會加上去。話說收到英文默書九十三分那一晚,兒子更自發拿出英文copy book來寫字呢!
—
鍾樹森牧師
人到中年,當過中學教師、神學院教師,現最常被人叫作牧師,心裡仍最愛當老師,所以最愛梁啟超那句:「獻身願作萬矢的,著述求為百世師」。回到家裡,甚麼師也不比一聲「爸爸」,不過爸爸不易當,有激氣時、有開心時、有疲累時,但爸爸又應該會比牧師、老師當得最入心入肺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