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LP383

實踐神學是一門神學專科,專門處理在教會之內,以及與社會相關的基督徒生活和踐行。但這門學科相對是年輕的,主要源於近三百年來的學術與文化變遷,卻又一直被主流神學學科把它推向神學殿堂次要席位,甚或被邊緣化。這和所有神學都是扎根於基督信仰群體在崇拜、宣講、服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見證的理想境地背道而馳,相去甚遠。不過,這種實踐神學在神學領域上擔任灰姑娘的日子應已結束,在近數十年間學術界對實踐神學的關注出現了扭轉和復興。

今集節目中我要介紹的好書,是2015年年底出版的中譯著作《實踐神學導引──服事中的神學思考》(Practical Theology in Action: Christian Thinking in the Service Of Church and Society)。英文原著初版於1996年。中文版則是根據2006年出版的第二版進行翻譯。保羅.巴拉德(Paul Ballard)和約翰.普禮查特(John Pritchard)兩位作者都是成長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那是實踐神學學科展現其當代面貌的基礎時期,他們一起參與論理建構,見證著它的實驗和鞏固發展。

作者保羅.巴拉德是英國威爾斯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宗教及神學研究學系榮休教授,主要講授教實踐神學科。另一作者約翰.普禮查特則是英國國教退休主教,早年在牛津習法律,曾先後擔任巴斯和韋爾斯(Bath and Wells)教區青年幹事、伯明翰和坦頓(Taunton)牧區服事、達拉姆教區克蘭麥堂執事、坎特伯里教區會吏長、賈羅(Jarrow)教區輔理主教,以及牛津教區第四十二任主教(2007-2014年)。兩人均著作頗豐。

《實踐神學導引》一書是二人在1986年合作著述《教牧研究與實用神學基礎》(The Foundations of Pastoral Studies and Practical Theology)後,進深鑽研和延伸反思的豐碩成果。本書主要任務是要探討實踐神學作為神學科目的本質,強調其作為神學活動的重要性,並滿足此學科範疇缺乏入門指引的需求。

本書是實踐神學經典教科書和上佳入門讀本。全書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篇,探索實踐神學的本質及進路、實踐神學家、其理論與實踐、應用理論和踐行模型。第二部著眼於做實踐神學的過程與藝術,臚列做實踐神學的工具:牧養循環,包括經驗學習、科際整合、神學反省、宣教實踐和行動靈性。書中穿插著日常生活的大小故事和案例,幫助讀者更容易領略真實服事情境中的各種神學意涵。

當我們在教會、社會中存活服事,是行無越思,行思坐想,邊行邊想,還是行先於思?本書能助你在信仰實踐和神學反思中,從容遊走於思考與行動之間。本書不容錯過!

(逄週二與《時代論壇》網上電台同步發放。)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