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儘管早已於1996年過世,盧雲(Henry J. M. Nouwen, 1932-1996)至今依舊是影響全球的靈修作家。他曾任教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神學院。自1986年起,加入多倫多的「黎明之家」,服事智能障礙者,直到離世。盧雲緊隨上主的心,能夠獨具慧眼從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以及最弱小的人身上,透視人性偉大及軟弱層面所深藏的奧祕。盧雲的作品翻譯為全球二十二種語言,中譯本包括《浪子回頭》、《心靈麵包》、《向下的移動》、《最大的禮物》、《與歲月和好》等四十餘種,深受華人讀者愛讀。
今集節目中要介紹他的中譯新著《愛勝過恐懼:進入親密、豐盛、狂喜的生命》(Lifesigns: Intimacy, Fecundity, and Ecstasy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英文原著出版於1986年。因受方舟團體(I’Arche)的啟發,盧雲發現恐懼是這個世界尚未克服、也無法解決的難題。因著恐懼,古今世代的男男女女,都受困於各種無家可歸、毫無效果、停滯生活的痛苦中。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親密」,探尋親密與恐懼、親密與愛,以及親密與合一三個重要向導。第二部「豐盛」,從豐盛出發去看與恐懼、與愛和與宣教的關係。第三部「狂喜」,寫狂喜與恐懼、與愛和與世界新秩序的互動和影響。作者以「愛勝過恐懼」這信念為基礎寫成,使徒約翰在他的第一封書信寫道:「完滿的愛把懼怕驅逐出去」(和合本修訂版,約壹4:18),引領讀者來探尋這圓滿之愛的印記,從而找到跟隨這些印記的道路,生發出一場屬靈遷移的可能性,就是: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某種程度上來說,成長這回事,似乎就是在學習面對恐懼。不管是小時候對某種動物或昆蟲感到害怕,大一點時課業和認識自我的痛苦,甚或出了社會,仍有許多不知所措的景景況接踵而至。然而,就是這些恐懼,打開了一扇又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盧雲相信「愛裡沒有懼怕」。儘管生命的恐懼層出不窮,靠著上帝的愛,我們卻能撥雲見日,找到隱藏在恐懼背後的希望。藉由盧雲真摯又動人的文字,本書將激勵你我離開恐懼的牢籠,再度與愛的信息相遇,一天比一天更真實地活出無懼的生命。
(逄週二與《時代論壇》網上電台同步發放。)
—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