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HR413

2014年12月11至12日,「汪維藩與中國教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於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召開,會議由中國神學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辦,有來自美國、英國、中國內地,以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十二位學者發表論文,共有五十多位學者參加。是次研討會主題:「蒼茫有路更夫志,踽踽(音舉)獨行赤子心」,嘗試從教會實際處境,以汪氏作為個案,去了解中國教會所面對的社會、文化挑戰,並從其回應中領悟信仰的時代適切性。

發表論文者分別從神學、政教關係、文學、靈修、歷史和聖經詮釋等方面,對汪維藩的思想及其在當代中國教會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展開系統論述。通過大量影像、圖片及汪維藩個人著述展示,向與會者展現汪維藩個人心路歷程,及其對中國教會的貢獻。不少與會者都表示受到激勵。研討會之論文遂計劃結集成書,題為《更夫志,赤子心──汪維藩思想與事工之研究》,由姚西伊博士和宋軍博士主編,於2015年10月面世。

汪維藩何許人也?他出生於1927年,於2015年逝世,江蘇泰州人,牧師,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退休教授。汪氏為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基督教兩會系統內少有的福音派的突出代表,以及三自的主要發言人之一。對基督教信仰和中國傳統文化均有精深造詣,致力以中國人獨特的思維闡釋基督教信仰及理解聖經。他的著述對中國教會的神學、文學、靈修和聖經詮釋等方面的發展,均有所貢獻。

《更夫志,赤子心》一書收入論文十一篇,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他的思想與事工歷史淵源和當代定位,兩篇;第二部分探討汪氏的神學思考和成就,兩篇;第三部分針對他的聖經論和解經方法,兩篇;第四部分聚焦汪維藩對中國社會議題和宗教政策的關懷和言論,兩篇;第五部分處理其在靈修和文學方面的貢獻,三篇。書末附錄由魏克利博士分享「他所認識的汪維藩」和汪氏生平年表。

汪維藩一生經歷民國、抗戰、解放、文革和改革開放,是中國教會在這些年代所發生的重大變化的見證,他的思想和工作演變就是中國教會神學和事工演變的縮影。因此,他的生平和思想變化是現代中國教會史上一個極具研究價值的個案。本書透過深入研究汪維藩其人,對中國化神學特點、汪氏對中國政教關係的思考與實踐、其作為基督徒知識分子對社會處境的回應、他的靈修特質、詩詞的信仰表達、其福音派思想的傳承及對當代中國教會神學的意義,以及汪維藩聖經詮釋的福音派特點和中國傳統文化進路等方面均有所涉及,全面!珍貴!

(逄週二與《時代論壇》網上電台同步發放。)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