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鍾樹森牧師
早前兒子考試,在某個考試日的夜晚,睡覺之前兒子跟太太說:「XXX同我講:『我愛你』!」
「佢同你講咩話?」不得了,緊張的太太即時追問。
「佢話佢愛我囉!」兒子鎮定地回覆。
「佢幾時同你講嫁?好地地佢做乜要講呢尐野?」
「今日考緊試時講囉!」
「你地考緊試喎!點解係度傾偈?」不處理講甚麼,先處理考試期間進行溝通的紀律問題。
「我地無傾偈呀!今日考試,我答完野之後趴係枱面,我地用手勢唔係傾偈,佢就用手勢做比我睇囉!」
「做手勢?佢點做?」
「咁做囉。」兒子一邊講一邊示範當時女同學的手勢(見下圖)。
「咁你見到之後,你點呀?」太太緊張地追問。
「咁我咪話返比佢知我點囉!」兒子回答的方法真叫人吊胃口。
「你點話?話尐乜?」太太又要追問。
「我初初即刻比個(見下圖)佢,但佢跟住繼續話愛我,咁我都做番個『我愛你』既手勢比佢囉!」兒子有時真的很老實。
「你知唔知你咁做係咩意思呀?」
「我梗係知啦!我地都話愛人地的話,咁就會拍拖,拍拖之後仲會結婚添!其實你同爸爸幾時拍拖呢?你地係咪有呢個呢個(見下圖)(他用雙手扮作接吻)?」兒子其實有一定認識的,還懂得轉移焦點。
「我同爸爸係大學時先至拍拖,我地要拍左七年拖先至結婚,你今年七歲,即係話要由你係BB仔咁一直等到依家咁大先結婚。」
「七年?好耐啫,都係唔好囉!」一個缺乏耐性的人在這談話裡仍一如既往般表現。
次日晚飯只有我與兒子兩人,我追問此事:「聽講呀XXX話愛你喎!」
「係呀!我都係咁同佢講。」兒子都很理直氣壯的。
「你同個女同學咁講,人地爸爸媽媽知唔知呢件事嫁?」
「梗係知啦!」兒子高聲的回應我。
「你點知人地知?」這刻我自己也相當好奇。
「今朝返學我見媽咪同佢媽咪走埋一邊傾偈,一定係講呢件事啦!你咪當唔知喎!」原來兒子按他的觀察得此結論。
當晚睡前,我向太太報告此事,她立即答道:「邊度係呀!我地提都無提過呢件事,我地講緊考試溫習尐辛苦野啫!」
這又是「諗多左」的例子,看來我們在生活裡都有很多這種機會呢!至於彼此表白的一對年輕男女,我看暫時也不用理會的,反正大家一到暑假又各忙各的,哪會有後續發展呢!
*謹此多謝兒子批准刊於【禛森話】裡,更答應事後再示範當日手勢供我拍攝。
—
鍾樹森牧師
人到中年,當過中學教師、神學院教師,現最常被人叫作牧師,心裡仍最愛當老師,所以最愛梁啟超那句:「獻身願作萬矢的,著述求為百世師」。回到家裡,甚麼師也不比一聲「爸爸」,不過爸爸不易當,有激氣時、有開心時、有疲累時,但爸爸又應該會比牧師、老師當得最入心入肺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