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鍾樹森牧師
2015年元旦,一家三口留在家裡沒有外出。由於除夕夜睡(或者元旦凌晨才早睡),一家醒來已近中午,而我在沒有起床壓力下更是最遲下床的一個。其實在我下床之前已醒來,只是自己賴床才遲遲不起,而叫我下定決心的都只是因我聽到廳裡的母子爭執而已。
「你睇清楚慢慢黎,唔好咁心急先啦!」太太文字溫柔但明顯心裡有氣地說。
「唔係呀!我咪一路慢慢黎啦!係佢尐位唔好之嘛!」兒子勞嘈地辯說。
「喂!你整唔掂就唔好拆哂出黎啦!逐個逐個整得唔得?」
「係要咁呀!唔拆出黎點整啫?」
「你拆哂出黎又砌唔到,依家成地都係喇!你仲走開唔理?」看來太太邊罵兒子邊逃了。
外邊形勢不大對勁,作為一家之主好歹也要出去主持一下公道,否則隨時最後會被交戰雙方指控不負責任,所以就算想多賴一會,還是要從床上爬下來。到我打開房門之際,廳裡戰火竟又暫停,本來交戰雙方各忙各的,還不趁此機會梳洗就實在浪費。
待我從洗手間出來之時,兒子原來早已守在門外,他還要有禮又有笑容地跟我道:「爸爸,我有尐野唔識,想你幫我,得唔得?」天下那有父親會在此情況下拒絕兒子?所以我亦立即答應。
原來他要我協助他完成叔叔給他的聖誕禮物,就是散落在客廳中間的紙板恐龍模型,看來剛才他與太太的爭執就是為此事了。其實這類紙板模型難度不高,只是接駁位置難固定又易彈開,稍加一些透明膠紙,不出五分鐘就已經大功告成了。
恐龍砌好之後,兒子當然高興,他滿臉笑容地跟我說:「爸爸,我一早就估到你會砌得到。」
「點解?」
「我見你成日砌模型(高達模型而已),咁砌呢尐就應該搵你而唔好搵媽咪囉!」
「哦!」單字回應好了,講太多隨時誤中副車。
兒子跟著高聲喊道:「媽咪,我早就話左爸爸啱做呢尐野啦!」
我不知道他倆母子究竟有沒有在我梳洗時再三溝通,但我清楚知道父母在兒子心中總有不同角色、功能、任務與地位,看來我都是用來解決困難的,比對於兒子對太太的情感需要來說很是不同。從前有一個廣告以萬能叔叔來比喻父親,現在自己作了父親之後,真感受到當日廣告創作人的看法,或許當日那位創作人也是一位父親吧?子女對男女、夫婦的最初認識都是從家裡來,我幹甚麼就差不多告訴了他男性是甚麼,想到這裡就再三提醒自己要千萬謹慎自己的言行了!
—
鍾樹森牧師
人到中年,當過中學教師、神學院教師,現最常被人叫作牧師,心裡仍最愛當老師,所以最愛梁啟超那句:「獻身願作萬矢的,著述求為百世師」。回到家裡,甚麼師也不比一聲「爸爸」,不過爸爸不易當,有激氣時、有開心時、有疲累時,但爸爸又應該會比牧師、老師當得最入心入肺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