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化九公
無論你支持佔領中環運動與否,這不僅是一件明確的香港歷史事件,更加是此時此刻基督徒絕不能迴避的社會議題。除非讀者根本離地到了外太空,不問世事,否則茶餘飯後總會聽到有關佔領中環的討論。稍有參與討論的,或會聯想到香港從來不需要一個從西方照抄過來的民主選舉,反而你我需要公平公正。甚麼是公平公正?你看看立法會的功能組別,零票也可當選的議員,你就會明白甚麼是不公平。

但作為基督徒似乎對佔領中環運動反思不足。大部分教會群體只會對性道德議題特別有興趣,極致的還有一部分教會毫不猶豫站在政權一方。《佔領中環與教會政治》一書不斷提及基督徒的基本立場,就是「基督徒永遠效忠上帝,而不是地上任何的政權。」一旦我們為了生活穩定,放棄了對信仰的執著堅持,信仰只會變成虛偽的衣服,給予基督徒離地的藉口,只顧自己的安危,從不考慮他者的生活及基本尊嚴。而基督徒價值觀源自你們的政治觸覺,抑或是基於上帝的道,腦袋的思想,你自己想想吧!
即使筆者覺得佔領中環運動最後只會消耗民意,像從前反高鐵與反國教一樣,永遠擁抱著失敗主義。筆者經歷過以上社會事件後,意志已經被弄得消極,實在不想再看到失敗降臨。但無論你同意小弟的觀察與否,對於香港人來說,佔領中環是一場全香港的公民教育,在這一點上我認同作者對佔中運動形勢的分析。只是對我而言,修改《基本法》才是最講理想及落地的做法,而不是盲目與邪惡談判可以有更美好的將來。
但書中有一個提醒,就是以「愛與和平」作為社會運動的手段,或許不是基督教的核心價值,畢竟「愛與和平」不是作任何事的手段,而是一個人的內在質素;而且在兩極矛盾中,爭取最大的道德勇氣正是犧牲自己,才是基督釘在十字架的屬靈勇氣。但筆者認為抗爭還抗爭,不等於做蠢事,不是要你模稜兩可。堅持追求真善美的信念,亦有聖靈的勇氣。只要你對愛與和平執著,就算事情最後沒有預期般成功,也斷不會是白做一場。
以上的社會分析與信仰反思,你未必同意。只是在這場佔領中環運動中,教會必須在時代上找回自己的角色。對於個人而言,基督徒支持與反對,必須想清楚你的信仰理據。
就此,作者先針對香港教會的陋習──中產價值。簡而言之,中產價值涉及利己主義,亦源自與政權過份親密,而且中產的日常生活、供車供樓與家庭相聚的時間,心力已經全盤投資在內,根本分身不瑕關心更多他者的生死,尤其是社會事件。今天香港所謂的自由,其實是盲目擁抱中環價值,只是大企業享有搵錢的自由,與小市民的選擇自由無關。一切賺到盡,沒有休息機會,賺錢至死,乃是操控人心的暴力──瑪門!但教會一樣擁抱中環價值,以為平步青雲就可以福音廣傳,結果成為了瑪門的奴隸(第十三章作者有較詳細的描述)。當然,少不了以慰藉中產心靈為主的基督教心理學,太偏執個人靈性修補,而欠缺基督教靈修的社會向度。這當然是香港教會的致命之處,而作者嘗試以保羅新觀與洛桑會議分析福音整全性,倘若你對神學與釋經潮流不太認識,這本書的易讀性絕對讓你明白箇中玄機,第一章與第六章是不錯的入門課。
至於第七章至十二章,作者以羅馬書十三章、保羅新觀與啟示錄的處境性,作為反思基督信仰可否公民抗命的基礎。如羅馬書反對的是古時的帝王崇拜,就是帝王自己變成上帝,搶奪神聖地位,吹捧自家成為偶像,所以基督教宣告主為王,就是間接不同意羅馬君王的神聖地位。筆者的反思是,教會亦不能為了廣傳福音,盲目遷就政權順服。當社會出現不公不義,就要發聲,尤其是近十多年的神學研究,已經由因信稱義回到處境聖經詮釋,潮流興研究保羅新觀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參與任何社會行動前,基督徒需要真誠聖經,嚴謹認真詮釋聖經所言,這點筆者甚是認同,而這本書勾畫的聖經經文,思路清晰與用字簡潔,相信可讓信徒更明白自己如何在地上作見證。
在十一和十二章,作者提出基督徒要有勇氣說出真相,拒絕向極權及不公不義妥協,更要有殉道的準備,此乃早期基督徒最徹底的非暴力抗命見證。在希臘文中,「見證」的本意就有殉道的意思,那麼不論你是支持還是反對佔中,作為基督徒是否都該有為他者殉道的準備呢?至於第十二章,應該是整本書的精髓所在,作者提出非暴力抗爭乃是希望製造一個讓壓迫者因良心發現而悔改的效果,希望以愛與盼望令對方回轉。
然而到了最後一章「另類的教會政治怎樣說?」,筆者讀來開始有點心有戚戚然。雖然筆者認同作者的神學分析,就是先有愛才有公義,學習上帝如何描述公義,再向世界學習公義,並將客觀事實陳明。基督從沒有推行或參與過甚麼社會運動或政制改革,上主只是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和落實平等的精神!儘管如此,上帝對公義的要求,更加高尚到人類無法想像,就是自我犧牲作殉道見證。
筆者個人的看法是,香港近來出現太多「港式侯派」,甚麼「教會成為教會」,教會做好自己的時代見證就是回應了時代。簡而言之,「港式侯派」主張和平政治就是時間政治,以和平行動感化反對者,但筆者認為這只有在稍受基督教價值影響的國家才見威力。在香港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結構,教會常說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但說穿了就是華人的劣根性膽小怕事,成為固步自封的藉口,比起教會保守派更加保守。儘管筆者也喜歡Stanley Hauerwas的神學,但「港式侯派」的神學,混合了華人的膽小怕事基因,只會連內在僅有的熱血意志也消逝。
結果?ABC方式樣樣都說行不通,亦沒有自我犧牲的勇氣,變成了紙上談兵神學。但其實最令筆者不同意的地方,乃是作者沒有對佔領中環作了任何立場上的總結,似乎是借了佔領中環作了神學反思,停留在腦袋的爭戰,也沒有任何可行方法與建議。假如要做甚麼「教會成為教會」的神學實踐,堅持實踐應該是必須的環節,筆者建議每星期教會崇拜過後,持之以恆有一個為香港有民主的祈禱會,閒時舉辦講座及研討會,絕不是那種後知後覺式的舉辦,反而是每星期都要作。或許這種做法,算是侯活士神學最基本的信仰要求,對嗎?
—
文化九公
筆名「文化九公」, Hallelujah Get Out 成員,山寨音樂寨主。扮另類,迷戀木結他,文字亦戀上寫音樂,仲要係今時今日數碼化年代,硬頸買唱片!如果世上無音樂,我應該在世界末日前,好快離開人間,或者自閉玩音樂好了!但天真地仍相信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甚至將搖滾樂與「毫無關係」的基督信仰,溝埋一齊作反思,為了在生活中找到激情的盼望。 其實懶勁,我不過是一個有文化的狗公……
作者blog:http://rockmychurch.blogspot.hk
作者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ockmychurch
山寨音樂FB:https://www.facebook.com/ShanZhaiMusic
Hallelujah Get Out FB:https://www.facebook.com/HallelujahGetOut
1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