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思傳

《在期待之中》劇照
《在期待之中》劇照

剛過去的星期六,在中大看了甘小二導演的《在期待之中》。甘小二是中國首位以基督教為題材的獨立導演,首兩齣作品意在信仰的探討,第三齣的《在期待之中》同樣不例外。在香港,接觸的基督教電影,多是所謂的「福音電影」,以傳福音為目標,主要在教會舉行放映會,映後有牧師分享信息的那種。然而,甘小二的電影不同,他談福音,但是撇開了福音性質,反而嘗試探索福音在中國的情況。

在農村任職女傳道的笑陽,因丈夫郭嶺是造偶像的,以致婚姻一直未被承認,同樣面對來自教會的壓力,而她的懷孕更將事情推向難以想像的境況。電影呈現的只是笑陽的一天,但是每過一個場口,她的肚子愈來愈大,面對的壓力也愈來愈多。然後,在黑白的影像中,看到的是一個信徒如何因著信,繼而失落於望和愛。

電影好看,是因為談信仰而不講福音,單純地探討信徒在宗教與社會中的張力。在電影裡,信仰是一種近乎迂腐的規條。會友米利暗滿口《聖經》,熱心拉著笑陽祈禱,然而一見到笑陽懷孕,第一件事是就指摘她「淫亂」,甚至將教會人數日少與笑陽拉上關係;牧師如是,笑陽問可否請未信主的同學徐風指導教會的詩班,會堂的王牧師頓時變臉,說結合了上帝的藝術才是好的藝術,一口拒絕了笑陽。

笑陽面對宗教帶來的壓力,無法排解,只得逃避。她只得避開郭嶺,卻大為失落,只得在路上挨樹而哭,甚至準備打掉胎兒。鏡頭下的笑陽是絕望,她信上帝,也是傳道人,但是在最無助的時候,她沒有嘗試尋求上帝,也沒有從信仰中得到慰藉。強調信、望、愛的宗教在那時候,不能排解其憂傷,甚至成為催化劑。反倒是被牧師排除在外那未信主的朋友徐風,能夠感同身受,以自身經歷,勸服她打消打掉孩子的念頭。

最終,笑陽在遇見幾位路過的牧師,他們的口中不再充滿著指摘,相反是一種接納。他們交談以後,把一直壓著笑陽的苦惱洗走,頓時豁然開朗,有了一種決定。最後的一幕,她與郭嶺冰釋前嫌,登上了郭嶺的電單車,在公路上飛馳。

有人在映後問導演,最後笑陽是不是決定與丈夫私奔,離開信仰。導演解釋他沒有這樣的設定,反而指出笑陽克服了掙扎,放膽愛她的丈夫。基督教一直在強調「愛」,然而,落在社會上,卻很多時成為了空話。很多人執著《聖經》談規條,說道德,看見不順眼的事,就引用經文,就像電影中的米利暗,以及王牧師。這兩個角色說話正氣凜然,動輒搬出金句,觀眾堆中不時因著他們的荒謬而大笑,但是回歸現況,這樣的情景,卻又是多麼的逼真。

除了教內的規條化,導演也在戲中談到信與不信的問題。導演曾走訪中國不少的教會,跟很多牧者信徒談過話,卻發現教會對異教徒的敵視。他曾問如果有一個佛教徒,在教會門外快要餓死、冷死,教會應該讓他進去嗎?以為答案一如所料的「是」,卻沒想到換來一個「不」。很多教會因著異教徒的關係,連基本的人倫也都放棄,這是可悲的,也促使他的電影中對此作出討論。

戲中不乏爭議的討論,如他所說,因著這劇本,辭演的人不少,打亂了拍攝的部署, 但是正因為當中的爭議點,使甘小二的電影耐看。他願意走進群體中間,不只談信仰的美好,更願意談信徒生命裡的黑暗面、當中的掙扎,甚至教內的陋習等不少人避談的題目,以影像作溫柔的控訴,提出一個個反思。這正是很多基督教電影不願拍攝,卻又最值得探討的題材。

程思傳
生於蘇聯分裂前的一年,熱愛寫字,喜歡閱讀,沉迷電影,閒時攝影,談論球賽,經營博客《偽文誌》(http://chingszechuen.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