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鍾樹森牧師

「You go where?」、「You eat what?」、「Open the light」、「Come out eat la!」這類廣東話式英語常在兒子口裡出來,作為父母的每次聽見當然會立即糾正,然而卻一直不大見效。其實這些說話十居其九也是兒子跟菲傭姐姐講的,菲傭姐姐聽到了之後,她每次也會重組一句正確的給他聽,但兒子似乎卻始終未見進展地越講越錯,越錯越講。

在剛過去的暑假,太太為兒子安排了一連串的暑期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參加某大機構的英語課程。這類課程一般都是強調由外藉英語老師教導、師生比例高、教學方法生動有趣等等,當然他們也交足功課,沒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在上課的那段日子,兒子對出席課堂反應一般,既不興奮亦不抗拒,夫妻倆只希望他不要白白浪費時間就好,心裡也打算完成一個夏季就不再參加了。

到了課程最後一天,老師循例派發上課證明書(如今舉辦兒童活動不可或缺的東西,方便某些人為子女申請學校時放進旅行箱裡給校方看)。收到證明書之後,一看之下幾乎不敢相信,兒子竟然在十項評分裡得到八項A級,只是文法(好明顯)與紀律(一向如是)沒有A級。這個成績對我們來說實在有點難以置信,太太立即拉著老師問個究竟,看看老師是否企圖以高分來「留客」。

當太太查詢兒子表現之時,老師竟跟太太說他從沒見過五歲小朋友懂得那麼多英文生字,還反問太太在家怎樣教導他。不獨如此,老師更不斷稱讚兒子在課堂裡勇於表達、敢言敢做,只是不易守課堂秩序而已。回家後再跟兒子談起這英語課程,那一刻他才表達自己喜歡這課堂,愛跟這老師學習。

這刻回想起來,自己介意兒子開口說英語時文法錯誤,但相對於兒子來說,我反而是木納寡言、內向羞怯呢!其實學語文,有膽說總比沒有講優勝,雖然不說就不會說錯,但不說更加沒有機會說對呢!縱然兒子現在仍持續講一大堆廣東英語,但只要他肯繼續講的話,假以時日定能說得正確,所以最近我已經沒有再那麼頻密地糾正他的錯誤,就由他說吧!

至於兒子還有沒有上英語課程?答案是老師「留客」成功,我們結果讓兒子繼續跟隨同一位老師上課,看看數月之後又會如何?

鍾樹森牧師
人到中年,當過中學教師、神學院教師,現最常被人叫作牧師,心裡仍最愛當老師,所以最愛梁啟超那句:「獻身願作萬矢的,著述求為百世師」。回到家裡,甚麼師也不比一聲「爸爸」,不過爸爸不易當,有激氣時、有開心時、有疲累時,但爸爸又應該會比牧師、老師當得最入心入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