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培德牧師

斯托得牧師(John R.W. Stott,1921-2011)是位全球福音派教會公認的出色領袖,自2011年7月27日去世後不覺已超過兩個年頭了。

曾為他立傳的人,除了英國著名傳記作家司迪爾(Roger Steer)外(《十架門徒──斯托得傳》(Inside Story : The Life of John Stott,2001,中譯:校園),其他主要還有杜里斯密(Timothy Dudley-Smith)和萊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二人,他們與斯托得交情匪淺。

1687_1
《十架門徒──斯托得傳》,司迪爾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2

杜里斯密在1926年出生於曼徹斯特,他比斯托年輕五年半,是斯托得在劍橋大學的小師弟。二人認識始於他高中時代的營會中(Iwerne Ministry)。杜里斯密初到劍橋時,就是由唸研究所的斯托得為他引路,精準地走了七分半鐘路程,從璠普洛柯學院(Pembroke College)起步,至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團契退修會舉行的地方。沒想到那七分半鐘時光居然改變了杜里斯密的一生。此後二人在劍橋團契一同聚會、為團刊擔任編務、在折衷社(Eclectics Society)齊配搭、在基督徒辯論社並肩作戰、在教會議會中共同擔任主席。杜里斯密更成了「靈風文字部」前身的「福音文字信託基金會」的骨幹成員。

二人都先後獻身,在劍橋的黎德利堂(Ridley Hall)接受牧職訓練,為英國教會按立。杜里斯密後來在諾福克(Norfolk)地區事奉,81至91年間更成為塞特福教區主教(Bishop of Thetford in Norfolk)。他又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創作聖詩無數,被稱許為「新聖詩創作者」(the New Hymn Maker)之一。

1992年退休後,杜里斯密便一直埋首整理斯托得的作品和信函中,先後為基金會出版了幾本有關斯托得的書,包括Authentic Christianity(1995)、斯托得作品書目John Stott: A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y(1995),以及兩鉅冊共千頁的斯托得生平官方傳記John Stott: The Making of A Leader(1999)和John Stott: A Global Ministry(2001)。2007年杜里斯密愛妻去世,如今他定居於索爾斯堡(Salisbury)。

斯托得與萊特
斯托得與萊特

萊特則是二次大戰結束後(1947年)才出生於北愛貝爾法斯特,與斯托得的年齡足有四分之一世紀的差距。萊特在家排行么子,父母是愛爾蘭長老教會差派到巴西的宣教士。六○年代,萊特在劍橋大學攻讀古典文學,畢業後曾返貝爾法斯特擔任高中教師。1977年,他在劍橋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主修冷門的舊約經濟倫理學。同年,他被英國教會授予牧職,在肯特郡擔任牧職。1983年,他被萬靈堂Crosslinks差會差派赴印度宣教,在普納的聯合聖經神學院(Union Biblical Seminary,Pune)任教,與妻子Liz和四個孩子經驗了五年海外宣教歲月。

1988年返國,他在萬國宣教學院(All Nations Christian College)擔任教務長,至93年出任院長,前後達八年之久。2001年,他繼承年事已高的斯托德擔任「國際靈風合作夥伴組織」(Langham Partnership International,FPI)國際事工主管,推動培訓發展中國家教會領袖,此後更成功把斯托德創立的幾個機構整合為一。

《斯托得教我們的事》萊特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3
《斯托得教我們的事》萊特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3

萊特曾為斯托得九十歲將屆廣邀友好撰寫專文,編成John Stott: A portrait by his friends(中譯:《斯托得教我們的事》,校園)和Portraits of a Radical Disciple: Recollections of John Stott’s Life and Ministry兩本另類傳記。前書是由斯托得35位好友講述他們共同的朋友,後書則找來35位好友講述他的表現、興趣、成就和貢獻,共同拼湊出一代屬靈偉人的一生,透過非傳記的形式側寫傳記人物。

設若萊特是匹千里馬,那斯托得便是相馬高手伯樂了!師徒竟有不少共通之處:酷愛文學、喜歡講道和教導、觀賞雀鳥,還有遠大的眼光……

陳培德牧師
資深文字牧師,德慧文化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