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志豪牧師
六個小時的車程經過美麗的山路來到大西洋海邊的城市,很陌生全程依靠人造衛星導航。因為被指示的路線,我們多次懷疑導航是否出了問題,甚至到最後看見的有些不像樣,不聽指示,錯過了入口,而要繞路回頭。
這個從未走過的旅程令人反思良多。整條路線和預期的很不一樣,原來曾經在設定中,選了不經過收費的公路的設定,今次的旅程卻沒有為意。也許我們曾幾何時都對生命有些期許,告訴了天父便忘記了。餘下的人生很多時讓我們疑惑天父是否搞錯了。以致,憑眼見而不信任天上的導航,也忘記了天父是聽禱告的主。衪記念我們,著意我們能終成正果。要成全我們,某些過程,某些際遇是必須的。有些難處也是是生命不能避免的,也有些因小信而生的錯誤是需要繞路回頭的。天父更高處的引導下,我們人稱掌握不到的「命運」,有一天都會成為上主聆聽我們兒時的心聲而編織的歷奇。
人在旅途是最好的信仰類比。我們有目的地,目的地的願想也催使我們堅持,但因為所到之地十分陌生,每每焦慮,很容易忽略路過的景色。一心只想著目的地,錯過所過之處的美。到回頭路時才發現錯過良多,但天色已晚,店舖景點都無緣了。這是人生常有的遺憾,對未來的事情總有些不安,我們放大了這份感覺。目的地是怎樣,我們一般想得太美,對當下旅途,我們卻看得太輕率。目的地的價值, 是讓我們有起行的動力,能否到達某個目的地,有時並非在我們控制底下,我們也想像不到上主有什麼的想法。上主給我們人生的旅途,是人性與群體的成全,目的是讓參與同行的人一起經歷改變,藉回憶重建生命價值。錯過了某些重要的學習,上主不會放棄,衪讓已過的事重新再來一倘。盼望處境相近,能駕輕就熟,少一些焦慮,多一些體會。人生常常「窘境重遇」,也許也是這份心意罷!
上主給我們不同的經驗,目的也許只是讓我們不斷驗證重要的是什麼。無關痛癢的又是什麼。若新天新地是真實的應許和終成,它會把我們一切人間的經驗非絕對化。有智者體驗人生之變易無常,發展出空與無的道理,也有先賢看出人間陰陽互替的重複現象,讓我們能在黑暗中迎望光明。作主門徒的卻相信人生應有一個更酷似基督德性的「品格成全」。萬物皆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到「這種好處」。在個人以致群體的際遇中,我們是被引導來經煉塑造,人生如曠野的試探考驗,都在聖靈的掌管中。
故此,人生都是在「完成之中」,給我們寬容和希冀。
—
朱志豪牧師
社群特派牧者。1986年於加拿大McGill大學取得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及家庭生活教育課程,任職社工多年。1996年於加拿大神學院取得道學碩士(Hon.)學位,並於加拿大沙省信義宗神學院進修。在加拿大及香港牧職十多年,亦從事婚前及婚後輔導的工作十多年,對群體成長及職場牧養有豐富的經驗。現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進修神學碩士, 同時擔任社群特派牧者, 於堂會、神學院、 基督教機構和商業機構擔任義務服事。已婚, 有一子一女,兒女現時在沙省唸高中。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