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著,羊恩媺譯,平安文化(2011)
山下英子著,羊恩媺譯,平安文化(2011)

作者:賴百樂

近年的暢銷書《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所分享的,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我絕對是一個儲物狂,圖書、漫畫、CD、玩具、郵票,甚至剪報、宣傳單張,只是雜而不精,數目不多,但幾個項目的總和,特別是書本所佔的空間,家中的床櫃、鞋櫃也被佔據了。

然而我的心態開始有了微妙的轉變。過往儲物,背後還有一些理由在支持着,例如工作所需,要資料搜集,一旦需要,所需資料便在身邊,常想總會用得着;又或儲了一些覺得珍貴物品,或可留給下一代,或待價而沽。

不過,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很多資料、圖片都可容易搜尋。一切予取予攜。當然實物有其質感,但有些物件是否真要儲一世?例如漫畫,有些不會再看,其實已可不儲,心中常想寫某些漫畫評論時,可能要使用,誰知道,在電腦搜尋,網上漫畫及相關評論極多。

當自己的心態正有變化,也碰巧遇着這本《斷捨離》,很自然地便嘗試實行。得知有兩位年青人在工業區租了一個單位件作「公社」,意謂歡迎所有人送出不要的東西,同時亦可在公社內取走自己想要的東西,送出、取走,悉隨尊便,自由出入,我曾在公社放下一大袋漫畫、小玩具及背包,只見公社內人來人往,男女老幼,好不熱鬧。我上Facebook一查,會員已超過六萬人,會員也將不同物品圖放在網上,如有興趣者,相約交收,甚有環保風味。

至於中古物品,如漫畫、雜誌及玩具等,我便找相關二手店放貨,一個月內賣出的,竟賺取了千多元,後來我知道近年很多大陸客常在網上搜尋、議價及團購。而我那種「斷捨離」的心情很複雜,畢竟物件的背後,承載了不少的回憶。

專賣二手書的新亞書店老闆蘇賡哲教授,近年致力拍賣古書,經他手的古書多不勝數,已逾七十載的他曾說過,古書不需擁有,能看過接觸過的書就好,已很滿足。反正是萬般帶不走,曾擁有過便是好。我欣賞這種情操。

然而近日卻發現,子女的衣物、書籍、漫畫、玩具及DVD等也越儲越多,看來也要為他們這些物品來個「斷捨離」了!

賴百樂
曾任文字及漫畫編輯多年,現為自由出版工作者,亦自稱「四書工作人」:編書出書教書寫書。全天候在家一邊工作,一邊家務,一邊親子。著作有:《爸爸回家上班去》(家庭親子)、《漫遊未來》(青年小說)、《中國漫畫專門》(流行文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