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rock-city-resized
(圖片來源:http://thornews.files.wordpress.com/2012/04/note-rock-city-resized.jpg)

作者:文化九公

人需要節奏感,失去了節奏,就像沒有心臟,只有驅殼,沒有靈魂。作為信徒,固然是上帝令你找回人生節奏,但對於我而言,沒有搖滾樂,等於失去了與上帝溝通的節奏。倘若失去搖滾樂,其嚴重程度可令我失去人生目標,甚至感覺不到神聖的脈搏。

所以沒有搖滾樂作中保,與上帝失去聯絡,我可能已經死了!

不過對於信徒,搖滾樂是一頭洪水猛獸,不是認定為魔鬼音樂,敬而遠之,從不追本溯源,搖滾樂的根,乃是來自黑人信徒。

但同樣地,為了吸引青年人進到教會,以為崇拜唱詩時間,藉現代敬拜之名,將搖滾樂搬上神聖祭壇,結果搖滾樂只是工具,成為了搖滾叛徒,更褻瀆了上帝。

但求什麼東西在流行中,就拿來使用,導致基督信仰與搖滾樂,兩者都面目全非。

可是,對於搖滾樂的解讀,在西方神學世界上,不是完全沒有,就算有,都是極之少數,有關研究的神學書本,寥寥可數。可想而知,華人神學世界,有關搖滾樂的研究,更加像大海撈針。誠然,搖滾樂固然是重要,但亦是難於捉摸的文本。要泥足深陷作反思,根本是無底深潭,但我還是要選上這條窄路,皆因我不忍心自己喜歡的搖滾樂,只成為服侍宗教工具,而主流的基督信仰,亦只對搖滾樂一般見識。

如是者,我希望大家先從欣賞角度開始,更加可藉自身對信仰體會的深度,與搖滾樂融化在一起,久而久之,突然有神聖者的介入,內心深處,頓然被聖靈一擊,情形就像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神聖者藉《聖母聖嬰與頌讚天使畫像》,將他從問世界大戰後的絕望中拯救過來;亦像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一樣,在每一朝早撰寫《教會教義學》時,必須在唱機旁,聽一首莫札特洗滌心靈,讓音樂慰藉寫作的鬱悶心靈。

至於我自己,仿似站在搖滾樂與信仰的兩個極端,不知是否可以抗衡或妥協,在遙遠的彼岸,希望能夠捉緊兩者,找到共同關心的平衡,在兩者接觸點的絕頭,盼望看見不可能的光線!

如是者,我希望此專欄,不是什麼批鬥基督教音樂,更沒有什麼絕對答案,而是亦步亦趨,在神學上反思搖滾樂,也在搖滾樂上深思信仰。記住,路是人行出來的,搖滾樂亦然,信仰更加是!

此專欄的文章,渴望像紅酒般,慢慢滲入,穿透你對搖滾與基督信仰的看法。

(待續)

追加內容:
先行送上一首喜歡的後搖滾歌曲,讓大家淺嘗這個專欄的音樂性。

文化九公
筆名「風火劍塚」,「基督教」另類樂隊Hallelujah Get Out成員,山寨音樂寨主,死硬派買唱片,後搖滾信徒,深信文字與音樂可以互相補足。天真地仍相信搖滾樂可以帶動個人與社會的核心性改變。酷愛搖滾樂的程度,甚至與「毫無關係」的基督信仰,溝埋一齊作反思,為了在轉角找到另一條生路!

作者blog:http://rockmychurch.blogspot.hk
山寨音樂FB:https://www.facebook.com/ShanZhaiMusic
Hallelujah Get Out FB:https://www.facebook.com/HallelujahGetOut